高三文(1) 杨雪
世之道,无非应运而生,逆势则衰。
逆势,所以井田衰,周室衰微,分封瓦解,百年乱世也由此始;
应运,所以阡陌兴,秦转侯而王,扫六合,并天下八荒归一;
逆势,所以“海禁”败,中华沦落,五千年华夏热土任人侵踏;
应运,所以“开放”兴,中华繁荣,三十年洞窗扉挽百年落后。
逆势者,抱残守缺,冥顽不灵,不衰而何?
应运者,创新求进,探索求精,不盛而何?
时势造英雄。英雄者,其实凡人,但目所及纠弊,行所为创新,应运而生,应运而昌!
六朝文风虚缈靡丽,韩愈以“古文运动”改之,故成就世之大家。“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顺应当世之潮流,拯救了陷入“泥潭”的文学。
尔今之世,岂不如此?大学是象牙塔,更是塑造人才培养技能的圣地,而那些不合时宜的“鸡肋”专业——弃之无伤,增之无益,空占资源废人才,留之何必?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正为应运之举。顺应世道,与时俱进,与实际相结合,舍得摒弃敢于创新,实为明智之举!
老子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之始,实是最简单的变化。然而,简单的变化,顺世道,应时运,便足以应万变。
王安石变法失败,究其因,人言官制腐,我看逆势而已。对时势把握不准确,对民情了解不到位,对社会体察不清晰,导致政策运行的失策,失败也必然!变法变法,变须有法!而法即顺世道,为时势。
今之人,岂不警欤?大学专业资源浪费,若不应时而改,贻害无尽。今之创举乃正确之举!而莘莘学子亦当了然于心,顺时代之大局,应盛世之新势,立我远志。
世之道,变化为不变之真理,敢于创新突破,应运而昌,顺势而兴,何人不该谨记于心?
(指导教师:付小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