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行之一
语文组 周以和
车出和田市区,带着新奇,我细心地品味着国道两旁的异域风光:高大的白杨、块块绿洲以及镶嵌其中的村落、时断时续的沟渠、或高或低的沙丘。
怎么还会有零星的湿地?我心里正犯着嘀咕,突然,在郊区——大概是和田与墨玉衔接处,一片片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致闯入眼帘,我抑制着内心的疑问与惊喜,继续观察着。当一片片同样的更大的景致迎面扑来,当我差不多能确认这是个大发现的时候,我不得不站起身来向导游“库尔班小叔”(我们的昵称)讨个说法。
虽然我的这个发现于别人毫无意义,于现实也无丝毫价值可言,但我内心的震动完全等同于当年的哥伦布:艰难地穿越大西洋,自豪地站立于船头,端着长筒望远镜,眺望着渐渐靠拢过来的南美大陆。
“外面那一片片的是不是稻茬田?”我脱口转向库尔班。
“是啊,你没见过水稻吗?”库尔班导游反问了我一句。
我怎么能没见过水稻呢?导游大概以为我们这些个远道而来的援疆人员,大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吧。实际上我生长的安徽江淮地区虽说不上是鱼米之乡,可也是国家商品粮基地,是水稻的主产区之一。再说,我拔过苗,插过秧,割过稻,打过场,小学三年级时比着铁姑娘们战过“双抢”——那是一种没日没夜的抢收抢种——力争一年种两季水稻。就指望稻米填肚子,恨只恨袁隆平的大发现未登场。
我的提问结束,库尔班继续风趣地介绍着和田、喀什两地的风俗民情,我则陷入了深深的玩味之中——
水稻是典型的水产作物,生长地应该湖泊纵横,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它只应属于中国的南部和东部,和田应该没有。在内地降雨是论“场”来算的,来到和田的三个月,感觉降雨是按“滴”来数的。在这里一棵树苗的成活都需要跟踪呵护,更况是贪水的秧苗。然而我错了,先前的判断被眼前的证据推翻了。
归程至此,我再一次专注于前面的大发现,只见车窗两旁一望无际,稻田面积比我想象的大得多;隐约可见其中有耕耘者正在作某种准备。
之后我迫不及待向有关人士请教,他告知我,说在墨玉、于田、和田等县,有超过十万亩的水稻田,和田地区的食用大米基本上可以自产自给。这真是个奇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造物主还是公平的,对和田也是。
昆仑山无情地阻断了路过她头顶的潮湿气流,却又温情地从脚下送来了清凉的雪水;雪水不负责任地裹挟下无聊的石块,却又悄悄地将宝玉藏匿其中;灼热的太阳炙烤着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却也蒸酿出各色香甜的瓜果;大地吝啬土壤的成分,搅拌着太多的沙砾,却能慷慨地以面积作补偿;漫漫黄沙漠视生命的存在,却也在亿万年前巧妙地埋好了油气宝藏,等待着有心人的发现;干燥的空气让人憋闷,却能让“馕”这种主食保鲜,且越放越香脆,无论走多远,时间呆多长,带上就不会挨饿。
面对自然,我们只能无言,唯有惊叹与沉思。
春风正度玉门关,西域故地万象新。祝福和田!
(聂磊老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