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参加2015年安徽省中学物理优质课大赛的过程和心得
物理组 张伟龙
2015年11月2日,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六安市教研室和六安二中承办的全省中学物理优质课大赛在六安二中隆重举行,来自全省16个地市的35名参赛选手,500多名观摩教师齐聚六安二中共享此次物理盛会。教学比赛的内容安排为:高一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弹力》和高二选修3—1第二章第二节《电动势》。组委会将参赛选手分成由18人和17人组成的两组,分别进行《弹力》和《电动势》教学比赛,本次比赛均为有生上课,学生是来自我校高一、高二年级的珍珠班学生,比赛地点在六安二中海峰堂学术报告厅、多媒体录播室、两个现代化物理实验室共四个分赛场同时进行。本人作为六安二中第四届教坛新星直接晋级参加此次比赛,现将比赛的过程及心得体会记录如下:
一.精心投入备课
平心而论,像这样高水平的融知识、技能、素养和表演于一体的大赛,考验着选手把握知识的准确度、深刻度以及宽度的能力,考验着选手呈现知识方式的能力,考验着选手实验设计能力等,这是一场展现综合能力的比赛,需要选手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上重新审视课本,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本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教学大赛,充满着很多期待,但由于专业知识有限,比赛经验匮乏,面临挑战诸多,所以确定课题后的几天一直没有较好的思路和方向,感觉无从下手。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我心急如焚,但思来想去这一切只有靠自己,我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积极应对,不求获取完美结果,但求无愧于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艰难地开始了精心备课的环节。
1.多维度收集资料让我大开眼界
我参赛的课题是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弹力》。为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领域,增加知识的深广度,寻求问题的讲解角度,深入挖掘教材的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我搜集了大量有关弹力教学的参考书、资料、文献、教学视频等,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建立一个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圈,从而寻找对该节教学有益的新观点、新思考。
2.钻研不同版本教材让我思路清晰
一堂完整的新课教学应充分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也就是说教给学生哪些知识、什么技能、什么方法,以及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即要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前瞻性、设计性和影响性。教材是一切教学形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备课时我从网上购买了三套不同版本的教材,通过反复阅读和比对,熟悉编者意图,掌握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特别注意潜伏在教材深处不易察觉的隐蔽点,力求对弹力一节教材的基本结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做到详尽而深入,熟悉而精确,对课本中涉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做到尽量完善和创新。
3.导入新课的方式让我很是纠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关键的一步。精彩的导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成功的实验导入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我非常希望能用一个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生动新颖、意义深刻的小实验来导入这节新课。经过几天的反复思考,我设计了一黑箱型实验装置能连续弹出几个不同高度的小球,然后打开实验装置让同学看到小球的弹出是因为弹簧弹力的作用,从而引出该节课题,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得出结论:小球弹出的高度不同是因为弹簧的形变量不同造成弹力大小不同,从而又为接下来研究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埋下伏笔。这样的实验设计本觉得新颖有趣,但生活中这样的实验装置仅凭个人很难研制,所以费劲周折后又不得不放弃,最后只好采用常见的视频导入,这也让我深感遗憾。
4.教学实验仪器的匮乏让我颇感悲伤
弹力这一节内容相当抽象,要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必须做很多大大小小的实验。比如微小形变的演示,教材就是通过平面镜对光线的二次反射来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但实际的实验效果很大程度上会受桌面软硬程度的影响,我甚至思考过把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改为照射球面镜上反射,同样的桌面,微小放大的效果会更明显,但这些仪器对我来说只能是一种奢望。比赛期间,笔者观摩了几名选手都用很好的仪器完成了这个演示实验,更有一位选手就是用球面镜反射代替平面镜反射,效果很好,此时我心情很是复杂。不要说没有这么高大上的实验仪器,甚至用玻璃瓶观察微小形变,也是亲自到商店购买酒瓶和网上急购毛细管自制而成。在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形变量关系时,教材仅给出了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为了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压缩量也满足同样的规律,我又订制了压缩弹簧。可以说在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因实验仪器的匮乏让我身心疲惫。我们知道,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形象地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从而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概念;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还能使他们获得实际技能和掌握实验的方法,这不仅是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要想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取得成功,实验的成功演示和创新都起到重要作用。
5.信息技术融入课堂让我无限渴望
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以迅猛之势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助推课堂教学变革。《弹力》一节教学注重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适度合理地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弹力》教学,既能创设物理情境,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借助视频剪辑技术将几个与弹力有关的体育运动视频剪辑成微视频导入本节新课。借助PowerPoint软件制作了《弹力》教学课件,简单明了地呈现了本节课主要内容和教学思路。又借助Flash软件制作了弹簧拉伸和压缩过程的动画,直观形象地呈现了弹簧的伸长量和压缩量。此外,本节课还可以借助数字视频技术采集图像,实时展示学生分组实验实况;还可以借助计算机和力传感器等辅助工具,更快更准地获得实验数据并处理数据生成弹力和形变量(F-x)之间关系的图像等,这些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物理课堂定会促使课堂高效生动。今天,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除了呼唤新的信息技术设备涌现外,我更觉得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升信息技术能力迫在眉睫。
6.顺利完成教学比赛让我充满欣慰
说实话,从开始准备备课到写好教学设计,备齐实验仪器,做好课件,这些都是在比赛的前一天才全部完成。之前,不是没有课件,就是放不出动画,或是没有实验仪器,就这样经历着一次次备课、不完整的上课、修改,再备课、再不完整的上课、再修改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该节教学内容从生到熟到顺利完成比赛,真是付出与收获相伴,痛苦与快乐交融,磨练与成长并存。
二.赛后冷静思考
通过此次比赛,让我经历了困难,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更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1.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
通过此次比赛,让我看到了差距,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要成为一个业务精湛、知识广博、能力出众的优秀教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工作和教学中,着重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探究和创新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专业和育人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争取能做一个称职的中学物理教师。
2.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培养青年教师是个系统而又长期的过程,应有配套的制度和激励举措,真正让想干事的教师有机会,肯干事的教师有舞台,能干事的教师受尊敬,干成事的教师有地位,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愿意投入教科研中;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也应积极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多见见世面,多开开眼界,多外出观摩学习,多提供参加大型比赛的机会。
3.重视教学名师的打造
名校一定要有名师。名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名师效应的力量是无形的,具有名师的学校才有可能吸引优秀的学生及获得家长的认可,才有可能获得优质的生源,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质优量广,所以学校要重视打造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大师。这样的大师一定是教研组的定海神针,在全校、全市、全省、乃至于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威望,这样的大师在学校必然会影响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激励一批人、帮助一批人。
4.重视活动团队的建设
学校很多活动的开展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活动的成败得失、情况落实更不是简单地代表个人,再优秀的个体也有很多短板和不足,所以要充分凝聚团队力量,加强团队建设可以充分地取长补短,发挥集体的优势,不要让某个活动成为一个人的独角戏,而应该成为一个团队的共舞曲。
5.重视实验仪器实效性的投入
随着我校硬件设施的全面提升,实验教学的环境有了根本的改善,实验仪器品种不断增加,性能逐步提高,数量不断充实,但物理实验教学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比如转变教师实验教学观念,更新实验教学方法,强化教师实验技能培训,加强实验员队伍建设等问题。另外,我校高大上的现代化物理实验室应该尽量服务好正常的物理实验教学,充实的实验仪器应充分考虑实用性、实效性、先进性,要让购置的仪器充分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不能让实验仪器与教学实际脱节,更不能让实验仪器成为摆设。
本次比赛能够顺利完成,得益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无私帮助,在这里真心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感谢六安二中,是二中广阔的舞台让我走得更远,是二中注重青年教师发展的氛围让我成长更快。感谢所有领导给予的关心和关爱,感谢物理组和信息组的同事们在专业、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的宝贵意见。优质课比赛已经结束,这只是我十年教学成长经历的一次检验,更是我未来教学新的起点。在实践中学习,在磨练中成长,我将倍加珍惜目前的环境,脚踏实地,勤奋努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