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理(15) 秦明睿
梁山泊里无奸佞,忠义堂前有诤臣。
留得李逵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伸。
——《水浒·七十三》
纵观水浒,铮铮英雄百单八。让我最为赞叹的,不是纵马驰聘的将军,不是天机算尽的军师,不是三教九流的浪子,却是形象简单、性格单一的世间小小牢吏、寨中步兵头领——李逵。
在世人的眼光中,李逵的形象一直是凶恶的,头脑简单,虽勇猛却始终不得世人的喜爱。然而,我观水浒,且略去李逵的勇与恶,单观精神,李逵的直率、真诚,孩童般的一是一,二是二的观点,竟有些可爱,亦使人敬佩,让人感动。让我不得不为李逵说点什么,忍不住地赞一句——“真,李逵!”
施耐庵在水浒中对各路英雄细致描写,不惜笔墨,唯独李逵,一直出现在众人中,宋江旁,插科打诨中,竟始终是一个配角般的存在。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李逵的观点、形象太过清晰,明了,以至于不需要描写,只要出了场,读者便知他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在《水浒传》的鸿篇巨制中,数个人物不断转换,人物心理,经历亦具有情节性、起伏性。然而李逵则不然,从初见宋江,到服毒身亡,李逵始终是那个李逵——心直口快,性情刚烈,胆大妄为,偶尔的几件歪事反而更衬出他的正气。在别人尚对封建腐朽心存希望,想“搏他个封妻荫子”时,李逵早己对黑暗社会失去信心;在别人受到欺辱,尚在犹豫时,李逵始终敢作敢为;在别人忍无可忍、忍辱含垢时,他早已落草为寇。从出场到走向灭亡,他始终不曾让步低头,不曾改变,还改造影响着他人。
然而李逵实际上却是小说中最接近于历史真相的起义者形象,相比于书生官吏、锦衣秀士、道者浪子,历史上的起义者多是灰头土脸,形象单一,衣不蔽体的农民。李逵一个人几乎涵盖了起义者的全部形象——胡子拉茬,简单粗暴,不顾性命,却晓得这世间有高于皇帝、高于所谓天命、高于封建社会的需求——他们要吃饭,要生存,要这世间最基本的公正与自由。施耐庵不可能把小说写成枯燥的历史,但他到底插入了李逵这个真正的、完完整整的起义者,向封建规则发出深刻的诘问。
赞李逵,赞血气冲天的斗争,只为公平正义。
施耐庵通篇只写李逵的直,直到他初见宋江时只为还宋江银两,竟赖皮大闹赌场,做下这番不直的事来;通篇只写李逵的狠,直到他取母途中只为母积德竟发善放过李鬼;通篇只写李逵的忠,直到李逵误会宋江不行道义时竟径直杀向宋江;通篇只写李逵是个多么的铮铮汉子,直到其母命丧虎口时,这顶天立地的黑旋风竟嚎啕大哭,洒尽血泪。
正是这一个个巧妙的点睛之笔,施耐庵已然把李逵从一个形象单一的配角上升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特写镜头的主角,升华到了一个精神般的存在。
是的,李逵的形象已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作为一个人,李逵的思想是单一的,精神是片段的,性格是残缺的。他那种极端的真实、直率,让他无法成为一个人,只能作为象征“直气”的精神,抡起大斧向世间所有的虚伪、掩饰、拐弯抹角排头砍去,纵使砍杀不尽,也要替施耐庵,替世间的忠烈之士拍斧大吼,震喝六合之内的魑魅魍魉。
赞李逵,赞发自肺腑的呐喊,只为世间直气。
观今世,乱象横生,错综复杂,浮名横利。世人竟可为一丝微名小利,低首弯腰,拐弯抹角,算计求之。殊不知,今谄明谄,谄得人格自全无;千算万算,算得人世渐污浊;左谋右谋,谋得千金又何如?是非成败转头空。不如且作一回李逵,直叫人舒心畅气。便不得直似李逵,真如李逵,也要赞李逵,为心中的一方净土更添几分真诚自然。
赞李逵,倡真诚自然的今世,只为坚守本心。
行文至此,感慨万千,敢竭鄙怀,接文首之诗叹曰:
世间直气今何稀,宇内人心几多诚。
且赞李逵实与真,鉴天照地羞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