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校区语文组 江蓉蓉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工匠精神”四个字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工匠精神”并不神秘,无外乎三点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如果将这种精神上升为一种工作精神、劳动态度,那么它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
经常会听到不少教育理论家对一线老师们说:“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他们口中“教书匠”的含义,多半和“缺乏理想”“不会创新”“没有个性”“简单重复”等等相联系。“教书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教师(含轻蔑义)”,而“匠”的解释是:第一,“能工巧匠”之“工匠”;第二,指在某一方面很有造诣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书匠”是不应该被轻蔑的。作为普通教师,并不是人人都能称为教育家,可是如果能多点将一件事尽量做到极致完美的匠人精神,那么做个不负初心的教书匠也未尝不可!
匠人精神看似无太多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实践起来并非易事。首先教师得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因为教育是一件事务繁杂又具有重复性的事情,可是教育无小事。作为老师,对自己专业素养的要求需一丝不苟。走上讲台易,站稳讲台难。有时候教师如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需十年功。要想立定三尺讲台,给学生以信服感,给自身以成就感,就必须课前细致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学习力,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课后也不可忽略学生练习中存在的小问题,例如在高考作文教学中,可以将学生一次考试中立意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对切合题意和非切合题意两类情况进行原因探析,才能进一步了解不同学生作文构思的长短处,从而防微杜渐,有的放矢,提高作文立意准确度。
作为班主任,在了解学生情况时更需一丝不苟、细致入微。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如同匠人手中的艺术品,可又有所不同,因为艺术品可以重来,而教育的作用往往是不可重来的。那么作为教育匠人的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小心翼翼、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失误?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谈到自己的工作心得时,非常强调接新班级前的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他说他在开学前以及开学后一个月时间内会把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学生父母婚姻情况、学生的性格等情况都登记在册、了然于心。这样,在遇到问题时,班主任的思考方式不会是单一的,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几千年前,孔子谈到因材施教,后人引以为圭臬。而在真正做到这点之前,有何等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完成!学生工作细致了,对学生问题的处理必然不会简单粗暴,对学生的关爱才能细致入微,然后,教师才能如匠人一般细细雕琢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期让他们获得更全面的进步!
如果匠人止步于自己满意的作品,那么他的优秀必不能持久。精益求精,这应当是一位有教学理想的教师必备的品质。教师的工作如西西弗斯,重复着每一个步骤,可教师的工作又因为个体情况的不同而充满了惊喜。一丝不苟,并能精益求精,这样的老师必然不会满足于十年如一日的教学设计,不会止步于既已取得的教学成就,而是不断地探索新知,不断地汲取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养料,经过阳光雨露的淬炼,从庸庸碌碌中脱颖而出,如那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阿莫拉什维利!或许你一辈子都只是别人眼中的教书匠,但若你能坚守课堂,要求自己的教学技艺愈加精湛,如那匠人般炼一炉好钢,铸一批宝剑,那么你就是学生眼中的“教育家”!
匠人精神,看似简单,实际上却苛刻得令人敬畏——要耐得住寂寞,受得得诱惑,克服得困难,数十年如一日,全心全力做一件不停重复没有尽头的事。而教育正是这样的一件事,教师也正是需要这种精神的一个群体。日本电影《编舟记》中有这样一群字典编辑,他们花费15年时间,一日不缀地收集整理数十万词条,再逐词编撰释义,最后五遍校对,完成一本辞典。耗时靡烦,却收入微薄,皓首穷经,却不与人闻。是什么促使他们完成了这样的一个工程?因为,他们从工作中发现了意义,发现了美!他们享受着自己的工作,教师不也需要从自己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发现工作的价值并学着去享受教育之美吗?他们雕琢的是字典语言,我们建造的是人类的灵魂工程,有什么比这点还值得让我们享受和引以为豪呢?我们的每一段坚守,都关乎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甚至一个社会的未来,这份责任如此沉重,这种幸福和成就又是如此令人神往!
没有一个好工匠不眷恋着手中的艺术品,没有一个好老师不爱恋着他带着的学生。《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当你从心底爱上了教育事业,你的爱会如清泉般流淌过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你会如那工匠般对他们再多点细致、多点耐心、多点责任和坚持,在时光中慢慢雕琢着一个个孩子的人生和未来。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教书匠和教育家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如果你不愿意跨过这鸿沟也不要紧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愿当教育家,而愿一辈子做教书匠,也毫不可耻——你有不做教育家的权利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