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 徐礼诚
2016年4月28日下午,夤缘赴上海市行知中学参与了宝山区“新秀教师在课堂”教研活动,山东省首届“齐鲁名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史建筑以“时评角度的选择与阐述”为主题进行了示范课教学。近年来,史老师于北京市十一学校开设了“时事深度评论”校内选修课,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此次他的传经送宝,得到了业内巨擘于漪老师、陈军老师的充分肯定,给我指明了一条时评教学的通途,也引起我的一些思考。
一、“时事评论”的文体定位与范文择取
“时事评论”本属新闻学的研究范畴。曾有媒体人坦言,当下90%的新闻评论教材都是讲师们为了评副教授和教授职称而拼凑出来的,互相复制,互相抄袭,相当低劣。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一事实,“时事评论”这一言简意赅的名称也很难有统一的定义。我感觉,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似乎没必要过多纠缠于理论探索和创新。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中文系学生最看不起的是同系同专业同学(文人相轻),其次便是新闻系(理论假大空,教师无传媒从业经验)和政教系(“中文政教,吃饭睡觉”)。
传媒业讲究话语权,发稿多影响广的媒体才更具有时评写作领域的发言权。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定义“新华时评”的有关言论可成为我们理解时评概念的重要参照:
顾名思义定位在“时”上。“时”就是时事、时势、时世、时政、时局、时弊,时评就是围绕“时”字作文章。
这样解释,似乎一切关于时事的议论文章、文段都可以视为时评。在高中阶段,如此理解时评概念比较具有可操作性。
但是毕竟还有能不能发表的问题,即便是在自媒体时代。这就涉及稿件质量的问题了。
仿拟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可以将时评写作划分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基础等级侧重“紧”“正”二字。“紧”,要紧扣时事材料,由表及里,分析事件背后的道理,写作者应力避随意性。“正”,立意要正确,端正态度,言论的自由并非绝对的、无条件的自由,针砭时弊未必有错,但反社会、泄私愤就不对了。
发展等级侧重“力”“深”二字。“力”,议论文必须说服力强,时评也不例外,而时评观点的力道也是最难强化的,因为毕竟没有经过历史的淘洗或是公权力的增强。“深”,因为言论不能绝对自由,所以同一事件的评论容易同质化,想写得深刻就很麻烦(不相信的同行可以试写几篇感受一下)。
基于此标准,时评范文的择取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史建筑老师的示范课中设计了“评中评”环节,择取若干关于时事的短评,请学生对这些短评进行评论。史老师的时评范例筛选范围较广,角度很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文办法。我在这几年的时评教学中曾先后尝试过从《南方周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和澎湃新闻网等四大媒体中选择范文,有过一番比较。
《南方周末》的评论文章我选用的时间较短,主要是对该报的时评立场有点忧虑。文章背后弥散的是强烈的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态度,让高中生读多了未必合适。“人民论坛”“人民时评”和“中青时评”“中青网评”的内容丰富,且站位高、观点正,我一直在选用。(阮正年老师看见我用《人民日报》的社论作范文时,很有感触地说他当年练习议论文写作也是从“梁效”处得到了不少有益启示,这是身边很好的例子。)澎湃新闻网崛起后,我认为该网的社论很丰富、及时,也更贴近社会民生,有利于促进学生换个观点多角度分析身边事,便也把它作为选材的重要平台。
二、时评教学的育人功能与核心素养
史建筑老师在教学结束后有一场微报告,谈及他开设时评选修课的一些想法:
往近了说,能让学生写出立得住的时评文章;往远了说,培养能独立思考又能得体表达的学生。
一个人的成长,要不断观照内心,也要不断关照周遭。
史老师毫不讳言,他想促成学生的成长,培养社会责任感强烈的公民。显然,学习时评写作确实具备这样的功能。当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能更加热切地关注社会和人生,热心用世,摒弃麻木、冷眼观澜,消除愚昧,高中教育也就无愧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目标了。
育人本是我们的本分,可太多时候我们被做题的成就感模糊了双眼,看不清长远之路,用不起短期效益差的方法。校园越来越像辅导班,作业越来越像押题卷,考纲的重量压出了育人天平那端课标的不能承受之轻。
新课标在“表达与交流”块的要求掷地有声,落地无力: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仅仅是观照周遭还不够,还需要发言、作文,将态度亮出来,将想法说出来,而这样一个过程便是以时评为最佳载体的。
教师需要努力促成学生尝试将对事件的剖析和阐释置于“公民——社会”的框架中,学生也会在反复尝试中坚定起公民意识,锻造出强大内心。
育人工作很难,时评教学也难,合格公民的培育工作正深陷困境。马丁·尼莫拉牧师的悔罪道出的也是语文教师的尴尬处境。
当前学界正在热烈讨论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时评是作文之一种,自然也需要从表达的角度去合理界定。马鞍山市教研室陶年生老师把“作文核心素养”理解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思维训练模式所做的习作活动应该具备的素养”(2016)。参考他的思考结论,我们或可如此认识时评写作的核心素养:
学生按照作文思维训练模式写作时事评论应具备的素养,包括高尚思想、家国情怀和济世热情,丰富的知识储备,较高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基本的表达技巧。
四者分别关涉德、识、道、技四个方面。
德是基础,是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高中阶段是人一生思想的养成期,也是说教法行之有效的最后关键期。因着时评仿作和写作撒布一场场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观的春风化雨,是育人使命的应有之义。时评写作需要学生具备高尚的思想和民胞物与的精神,一次次的阅读与写作训练就是道德修养的持续渗透过程。
识是水平。时评写作不仅要见微知著,举一反三,还要能由表及里,解剖问题,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不行的。史建筑老师在2012年曾撰文介绍了一条经验,他尝试从“经典阅读”入手抓写作,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全班阅读经典作品近700册,读写能力获得了双丰收。
道是风貌。每个时代的翘楚都有其独特的风流态度,如今我们看重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对省示范高中的学生更是如此。良好的学生风貌不仅体现在为人处事上,也可在时评文章中窥见一斑。文化和文明不是一时附庸可以得到的,假的真不了、长不了,还是从点滴习惯的养成、只言片语哲理的领悟做起吧。
技是能力。写时评,真的不需要繁花似锦,修辞立其诚,务实就好。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基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完成时评写作即可。如果粗略列举一下的话,我所说的“基本的表达技巧”无外乎五种表达方式,九种修辞手法,联想、想象、类比、对比、渲染、用典、映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表现手法,主次、详略的材料安排,起承转合、擒纵抑扬、伏笔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卒章显志等结构方式。技巧的价值在于增强表达效果,技巧的掌握在于反复运用,不能让学生自限于学理分析的园囿中了。
三、关于史老师时评教学课例的解读
史建筑老师在行知中学的时评教学示范课有三个主要环节: 1.呈现同一事件多维角度分析的范例,学生讨论评价,梳理角度。
2.释放材料,现场写作,学生展示习作,师生评价并调整。
3.分析材料变化引发的角度变化,于变中找不变,探寻规律。
第一个环节重在设置情境让学生发散思维,打开思路。史老师提供了一则老外研究上海小笼包的时事材料,很贴近他当时所面对的学生的生活。大意是:一个老外花了16个月尝遍了上海的52家馆子的小笼包,用标准化测试的方法,从工程技术层面研究小笼包。中国人关于小笼包的标准无非皮薄、汁多、馅大、肉鲜,而这个老外却使用了物理学的实验仪器如游标卡尺等设计出给小笼包打分的具体公式,得分=(汁的重量+馅的重量)÷皮的厚度,并编制出一本《上海小笼包索引》。这则材料与生活关系密切,也涉及中西文化差异等各方面内容,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史老师用了“弹幕评”“评中评”两种方式推动这一环节的开展。“弹幕评”其实就是一种“头脑风暴”,让学生快速写出第一感觉,集体分享,用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说想法,特别是新的想法在教室里碰撞。教师在这个时间里有一些规范和引导,但史老师的度把握得非常神奇,作为旁观者我没有一点教师越位的感觉。这一过程快结束时,我曾有个猜想:下面会不会用思维导图来归纳了?“评中评”的出现,让我暗自惭愧自己的机械、庸俗。“评中评”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现新想法,深一层思考之前自己的认识。第一环节貌似以新颖的形式调动学生,吸引听众,骨子里却是设计者对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尊重和养成。(我很遗憾地发现带这一届高一学生时他们只愿意知道我的想法,不愿意自己考虑问题。目前我还是把这个悲剧归结为我的问题。)
新华社高级编辑、评论员徐兆荣谈时评写作的经验时认为,首先“既要充满激情,又要富于理性”。第二环节就是史老师趁着想法逐渐成熟、情感正当浓厚的时机安排的现场写作。这一环节中我的关注点被学生的优异表现吸引住了。行知中学非上海高中界俗称的“四大名校”(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按理说生源质量只能算是宝山区最好的,但当他们读出自己现场写出的习作时,那种思考问题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是让我叹为观止。有的学生从“精神”和“方式”的角度入手,对老外的这种方式,“并不是非要用他的方式来做什么,但他的方式里面的精髓我是可以吸纳的”,我们中国人可以以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用自己的标准完成更受认可的小笼包的索引。有的学生从“作秀”的角度完成了对该事件的深度分析,事后还得到了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华东师大和上海师大特聘教授陈军老师的高度赞赏。有个女生结合着年初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是这么写的:
……“民以食为天”,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中国人对吃的一种执念。前段时间央视有一档节目叫“舌尖上中国”,以纪录片的形式向全国乃至世界介绍了中国的特色美食。但是,这档节目中未曾出现像这位老外那样的评判美食的方式,由此就不难看出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一定差异。老外看重直观清晰的数据,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地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中国人,更注重的是感觉,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中国美食更能迎合各类人的口味。……
她没有被之前材料内容和同学们倾向于老外理性精神的氛围所左右,言之凿凿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第三个环节对多样角度中的恒定原则的总结由教师主导,顺理成章。史老师认为,白纸黑字的材料就是语文课上思考的出发点,切入材料要由表及里,发现精华。“你的思维可以发散,但是你的思考需要聚焦,用理性的表达,带着良知和责任,启迪他人。”我感觉这一环节中本来还有另外一些内容的,但是同学们的表现可能真是太好了,有些交流和讨论便失去了实效性,被执教者灵活地略去了。
时评教学的开放性和自由度比一般的阅读课都要大,史老师在执教现场的精当点评和恰当引导,体现了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如果以他为镜子,我们很多人都还需要低下头去,再坐几个十年的冷板凳。
(周以和老师 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