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群
网站首页
六安概况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六安新闻
视频六安
六安时评
健康教育
图片新闻
财经报道
少儿才艺
科教育人
文旅六安
皋城万象
名人馆
六安社科
妇幼保健
数字报纸
您的位置:
首页
>
六安新闻
六安新闻
韩摆渡镇:优化服务,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
连日来,韩摆渡镇成立专班、统筹力量、调配资源,不断优化宣传及服务保障措施,加快推进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疫苗接种工作,切实守护老年人生命健康安全。 成立专班,强化调度。韩摆渡镇及时成立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专班,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15个村居书记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细化分工、责任到人,逐层逐级压实工作责任,加快推进全镇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12月8日、12月12日,镇主要领导组织召开疫苗接种工作调度会,传达上级会议精神,部署具体工作,明确实施细则,调度后进村居,分析研判问题,确保此项工作稳妥快...
2022-12-14
裕安区罗集乡:移风易俗见实效 文明新风润民心
2022年,罗集乡党委政府坚持以“抓党建、促文明、树新风”原则,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涵养和谐家风,培育文明乡风,弘扬淳朴民风,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色增亮。 重宣传,引风尚。该乡借助村干部走访网格抓好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页、依托身边事例讲解,大力宣传移风易俗中的好做法、好典型,同时用好文化墙、乡村大喇叭、微信等载体,广泛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引导村民除陋习、树新风,做“活”乡村文化,育“实”文明乡风。 树榜样,育新风。该乡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发...
2022-12-14
金寨县斑竹园镇:拓展文明实践,传递文明新风
近年来,金寨县斑竹园镇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持续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和着“乡音”带着“泥味”的理论宣讲,传递温情“点单配菜”式的志愿服务,多姿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如今,在斑竹大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得有温度,又有热度。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理论政策的学校、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导移风易俗的平台、推进文明创建的引擎。 理论宣讲聚民心。斑竹园镇沙堰村结合主题党日活动采取集中学习、理论宣讲等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2-12-14
金寨县斑竹园镇:党建引领“赋能” 打造产业“新引擎”
为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动力,带动广大群众致富,金寨县斑竹园镇以党建引领为切入点,多措并举,以奋勇姿态为乡村产业发展打造“新引擎”。 党建引领,织密“神经网”。通过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仔细研究,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压实主体责任。各村级成立以村书记为组长、村“两委”为成员的产业发展小组,明确村书记为本村产业发展第一责任人,村集体经济发展牵头人,确保村产业发展有人管、有人问。培育建强党建联盟,促成村村产业合作,村村产业资源共享,形成产业互联互通格局,有效破除发展“瓶颈”,实现产业要素有效利用...
2022-12-14
金寨县斑竹园镇:创业路上绽芳华 砥砺奋进续华章
近年来,金寨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发了一批又一批青年返乡创业的热情。如今,这些返乡创业人员逐渐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退役军人罗鹤就是其中一名典型代表。 罗鹤,男,1986年出生,中共党员,金寨县斑竹园镇人,2004年入伍,2012年退役,8年的军营生涯,把他锻炼成为了一个不惧风雨、不畏挫折的坚强战士。退役之后,他脱下军装离开部队,带着对军营深深的眷恋,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奔向了新的创业战场。他在六安开过健身房,创办过物流公司,在磨砺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收入也很可观。但心中的那一抹...
2022-12-14
裕安区韩摆渡镇多措并举加强信息报道工作
为切实加强信息报道工作,发挥好信息工作对于基层工作的导向和推动作用,裕安区韩摆渡镇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多措并举加强信息报道工作,有力展现了新时代基层乡镇工作人员的新形象、新面貌、新风采。 明确报送重点,提高内容深度。以基层工作的内容和先进人物、事迹为重点,广泛收集信息素材,挖掘研究信息内容,重点突出基层乡镇工作各环节的落实情况,注重亮点、特色工作和好的经验、做法的信息宣传报道以及实际工作中采取的新举措、总结的新经验、取得的新成果,切实提高内容深度。 开展充电培训,确保质量时效。定期组织...
2022-12-14
汇聚智慧力量 建设品牌强国
品牌建设激活发展动能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梁昭贤 格兰仕坚守制造业44年,与改革开放同向同行。新征程上,我们深感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我们要贡献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贡献格兰仕力量。 坚持实干创新,牢牢把握“创新”这个主旋律。“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策略,从航天家电到芯片、物联网技术,从绿色智造到绿色消费,在抢抓新机遇中掌握发展主动权,增强发展后劲。 立足大局...
2022-12-14
2022年全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增(新数据 新看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汪哲平 本报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高云才、陆娅楠、常钦)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0.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增产来之不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 稳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2022年,中央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先后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400亿元。 抗灾情,秋...
2022-12-14
看!高新区加快“数字蝶变”(网上中国)
工作人员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的某智慧工厂内检测变速器成品。 新华社记者 邵 瑞摄 随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赋能,中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步伐近年来不断加快。科技部日前发布《“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强化数字技术在园区智能化转型中的推广应用,引导国家高新区推动数字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专家认为,高新区应充分用好技术积累和政策优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数字化转型中释放发展新动能、抓住新机遇。 工业...
2022-12-14
为端稳中国饭碗攥紧中国种子
当前,南海之滨耕耘正当时,三亚迎来忙碌的南繁育种季。在崖州区的中国农业大学作物育种海南基地,基地负责人刘波领着研究生们播种玉米育种材料、观察玉米植株长势。 试验田边,科研人员操作的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到各田块上空采集作物信息。科研人员将通过图像采集、数学建模分析,把握作物生长状态和环境信息。“无人机快速、高效获取信息,为农业生产各环节提供决策依据。”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刘云玲说。 从日出到日落,基地不乏科研人员的身影。扎根基地10多年,刘波见证这里诞生的一个个良种在全国大面积...
2022-12-14
首页
上一页
9906
9907
9908
9909
9910
9911
9912
9913
9914
下一页
尾页
共126123条信息/共12613页
转到第
页
新浪微博
官方微信
本页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