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群
网站首页
六安概况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六安新闻
视频六安
六安时评
健康教育
图片新闻
财经报道
少儿才艺
科教育人
文旅六安
皋城万象
名人馆
六安社科
妇幼保健
数字报纸
您的位置:
首页
>
六安新闻
六安新闻
李冬森:电力扶贫到定点帮扶 打造脱贫致富样板村
李冬森在农光互补光伏电站中开展茶园除草补植工作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安徽金寨县汤家汇镇金刚台村,这个平均海拔超过500米的偏远山村,原本是有名的“后进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脱贫致富的“样板村”,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景象。 金刚台村位于豫皖交界、大别山腹地的金刚台山脚下,山高路远,交通闭塞,是金寨县的深度贫困村。近几年,在安徽省电力公司帮扶下,金刚台村依托光伏发电、茶产业以及特色旅游,村民们脱了贫,口袋渐渐鼓起来了。截至2019年底,该村脱贫224户743人,贫困发生率由33%...
2020-11-25
六安文化产业闪耀文博会
2020-11-25
陶明伦视察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六安展区
2020-11-25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美丽乡村建设四季度现场会召开
2020-11-25
我市出台一系列财政扶持政策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动力
2020-11-25
诗韵诵经典 书香润童年
经典诵读《中国话》表达出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经典诵读《少年中国说》,同学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融入到字里行间,以充沛饱满的感情,自信大方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少年的风采。《大学》、《读唐诗》、《水调歌头》、《古诗传唱》……一篇篇精彩的诵读得广大师生和家长们掌声不断。
2020-11-25
安徽公安“文艺轻骑兵”走进金寨
用文艺的形式讲好安徽警营故事、展现江淮铁军风采、共建和谐警民关系,省公安厅党委从全省公安机关选拔优秀文艺人才组成“文艺轻骑兵”,分别前往金寨县江店派出所、淮南市曹庵派出所、濉溪县临涣派出所等6个基层一线所队开展宣讲演出
2020-11-25
文体惠民 幸福加码
初冬时节,在被网友誉为“最美篮球场”的城区中央公园篮球场上,篮球爱好者们你追我赶,比拼激烈。近年来,我市在积极实现新建社区、乡镇、行政村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定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打造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发展壮大体育社会组织和体育产业、普及科学健身理念、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惠民活动等举措,不断提升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在城区打造“十分钟健身圈”,既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体生活,助力加快全民健身蓬勃开展,也促进了全市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提升了城市形象,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2020-11-25
“四好农村路”扩宽百姓“幸福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说明了修路的重要性。现在无论是上乡里还去县里,交通非常方便了,有公交、有水泥路。生活质量得到较好的保证,前些年,我对家乡的道路还深为感慨,一路上总是泥巴路,坑坑洼洼,年纪大了,走路鞋底打滑。正所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再为形象不过了,道路卫生着实是“脏、乱、差”!来自金寨县槐树湾乡板堰村张正武户感慨道。 “四好农村路”建设民生工程的实施使金寨县槐树湾乡告别了颠簸难行的砂石路、土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村里的老少都表示赶上了好时代。如今的金寨县槐树湾乡,从...
2020-11-25
栽下小竹笋 圆了增收梦
一排排整齐的钢架大棚,大棚内芦笋绿意盎然,大棚外露天种植的芦笋随风摇曳。在裕安区单王乡王拐村百亩芦笋扶贫产业基地内,大棚芦笋和露天种植芦笋接连成片,虽已入冬,却充满生机,小小芦笋渐渐成为这个昔日贫困村的“摇钱菜”。 日前,记者走进王拐村百亩芦笋扶贫产业基地一座大棚,看到大棚内1米多高芦笋长势正旺,今年69岁的尹之虎正和同伴们在大棚里为芦笋除草松土。尹之虎是村里的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芦笋扶贫产业基地建设之初就在基地里务工,每天80元的工资、午餐由基地统一安排,尹之虎很满意现在的这份工作。尹之虎说:...
2020-11-25
首页
上一页
7224
7225
7226
7227
7228
7229
7230
7231
7232
下一页
尾页
共126801条信息/共12681页
转到第
页
新浪微博
官方微信
本页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