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群
网站首页
六安概况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六安新闻
视频六安
六安时评
健康教育
图片新闻
财经报道
少儿才艺
科教育人
文旅六安
皋城万象
名人馆
六安社科
妇幼保健
数字报纸
您的位置:
首页
>
六安新闻
六安新闻
全市今年计划实施营造林200.49万亩
本网讯 近日,记者从市林业部门获悉,全市今年计划实施营造林200.4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2万亩、封山育林3.4万亩、退化林修复21.39万亩、森林抚育171.5万亩。截至3月10日,全市完成人工造林4.0828万亩,占全市任务的97.21%。 今年,全市各地积极加快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严格落实国办关于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工作要求,明确造林绿化地类,重点开展长防林造林工程、中央财政造林、低产低效林更新、四旁四边零星造林等造林绿化工程。合理配置...
2021-03-12
六安农商银行:助农贷及时雨、助春耕解难题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农户们都开始抢抓农时购买化肥、种子、农具等农作物资。在金安区木厂镇高潮村庙台农业合作社的水稻种植基地,种粮大户黄传余正忙着春种。黄传余流转了200多亩土地,从事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去年受到疫情和水灾影响,收成大幅度下降。今年,他计划扩大生产,争取弥补一下去年的损失。但是,买种、施肥等都需要资金,去年的损失导致今年的春种资金不足。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看到了六安农商银行木厂支行助农贷产品的宣传。随后便咨询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准备资料提交了贷款...
2021-03-11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
2021-03-11
闫俊:绽放在基层一线的“铿锵玫瑰”
家住叶集区孙岗乡陈店村团结组的闫俊女士,是陈店村妇联主席,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和留守儿童一直都是她最为关心和关注的问题。2020年疫情期间,为了该村农特产品推广出去,尤其是留守妇女在家腌制的特色小菜,他利用网络电商平台宣传,开展无接触配送服务,进一步打开了农特产品的销路。如今,该村留守妇女制作的农特产品,走上大城市人家的餐桌。
2021-03-11
互动海报丨猜猜我是“哪朵花”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每年全国两会,不少身着精美民族特色服装的代表委员们齐聚北京,成为全国两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次提到民族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全国各族...
2021-03-11
“总书记连吃活鱼都替我们想到了!”
武汉商户对复工复产信心十足。图为去年7月,汉街人气已经恢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吴纯新 余瑾毅 通讯员 张全录 喻锎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 “密切监测市场供需和价格动态,保障米面粮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畅通‘最后一公里’。” “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 去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温暖嘱托,犹在耳旁,重视民生冷暖的拳拳爱心如春风吹拂荆楚大地。 去年3月10日起,一场新鲜水产保供...
2021-03-11
安徽代表委员热议: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021-03-11
我市各地组织农技人员服务到田头
2021-03-11
日子红|从“穷窝子”到“小别墅” 黄湾百姓“移”进幸福生活
人民网滁州3月11日电 (周坤)蓝天之下,青瓦白墙,鸟语花香……在淮河岸边生活了52年的赵发根,坐在自家院子里,怎么也想不到,跟洪水“斗争”了半辈子后,还能通过整体移民搬迁,住进上下两层还带着小院的别墅。赵发根正在修建自家院子里的绿植。人民网 陶涛摄 淮河曾被认为是中国“最难治理”的大河,也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紧靠淮河干流的安徽省凤阳县黄湾乡,饱受水患侵扰。“过去三年一小涝、五年一大灾,夏天洪水来了,全家都要搬走。”赵发根说。 2014年以来,黄湾乡开始了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
2021-03-11
市委统战部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和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动员会召开
2021-03-11
首页
上一页
6813
6814
6815
6816
6817
6818
6819
6820
6821
下一页
尾页
共126164条信息/共12617页
转到第
页
新浪微博
官方微信
本页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