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新闻
-
-
金色稻谷千重浪,又是一年丰收时。8月19日上午,在舒城县棠树乡三拐村再生稻头季实收测产现场,种植大户黄磊的120亩再生稻迎来首季收割。田间地头,收割机轰鸣作响,一排排稻秆应声倒下,颗粒饱满、金黄耀眼的稻谷很快便尽数归仓。 再生稻是一种“一种双收”的高效种植模式。头茬水稻收割后,保留适当高度的稻桩,通过科学的肥水管理促进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实现第二次收获。该模式省去了传统双季稻栽培中的育秧、插秧等环节,既节约人工成本,又有助于提高亩产。 在现场多方共同见证下,工作人员采用联合收割机实割测产,经脱粒、去杂、称重...
2025-08-26
-
本网讯 8月22日晚,金安区中市街道油坊桥社区在辖区万达华府小区举办“仲夏夜诊,共话健康”邻里节活动,吸引众多居民参与。 活动现场,六安市中医院医护团队带来的耳穴埋豆、推拿按摩服务广受青睐。健康咨询区更是人气高涨,医护人员耐心解答居民关于慢性病管理、夏季养生等问题,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百余份。生活便民区更彰显了社区友好商圈的联动活力。商家的工作人员为居民免费贴手机膜,帮助老年居民清理手机内存、讲解智能手机功能,并结合常见诈骗案例,提醒老年居民警惕“冒充客服”“虚假投资”等电信诈骗手段,守护好“钱袋子”。现...
2025-08-26
-
-
本网讯 8月25日,市直关工委举行爱心助学资金发放仪式,来自市直单位的困难学子及家长参加。 根据市关工委《关于做好2025年爱心助学工作的通知》精神,市直关工委在市直关工系统开展爱心助学申报工作。在市直各级关工委推荐基础上,市直关工委开展了核实评审工作并进行公示,最终确定12名困难学生作为资助对象,其中大学生2名,每人获得4000元;中学生2名,每人获得2000元;小学生8名,每人获得1000元。 市直关工委负责人查克希望各位受助学生心怀鸿鹄之志,奋发向上,学好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增强新才干,创造有梦想、有奋斗的精彩人生,以优...
2025-08-26
-
本网讯 近年来,裕安区固镇镇党委通过培育青年干部的“学习之心”“斗争之心”“为民之心”,让青年干部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切实发挥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可感可及。 培育“学习之心”,提升向上生长高度。该镇构建“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立体学习体系,线上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建立青年干部学习分享机制,倒逼青年干部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线下依托乡镇党校,邀请党校教授、业务骨干等担任讲师,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开展专题培训,今年已举办3期,覆盖青年干部90余人次。推行“以老带新”机制,为每名青年干部...
2025-08-26
-
叶集讯 8月22晚,叶集区洪集镇“联申杯”3V3篮球赛火热开赛,来自该镇各村社的11支队伍齐聚篮球场,球员挥洒的汗水、群众的吆喝声,让乡村洋溢着火热氛围。 比赛前的开幕式上,文艺爱好者展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为比赛营造气氛、为队员鼓劲加油。之后,在热烈的掌声中,迎来了洪集回民社区代表队对阵唐畈村代表队的首场比赛。经过双方激烈角逐,“唐畈队”最终以20:11大胜“回民社区队”,取得首场胜利。 后续几场比赛接续进行。场上球员身影矫健,运球、突破、投篮,每一个精彩动作都引来场边观众的阵阵喝彩。紧凑的赛场使得攻防转换节奏...
2025-08-26
-
裕安讯 近年来,裕安区数管局以数据资源管理利用为核心抓手,通过全量化数据归集、精细化数据治理、服务化数据赋能三大路径,持续发挥大数据优势,提升基层政府工作效能。 全量化数据归集。依托江淮大数据平台,横向打通全区37个区直部门政务系统,累计归集数据2562余万条,确保自建政务系统数据“应归尽归”。建设公共场所视频资源整合平台,成功汇聚小区、校园、道路等公共场所共计40518路监控,实现城乡运行状态一屏统览。建立区级人口信息库,选取29个高质量数据目录,对689万条政务数据融合比对,生成159万条人口信息,摸清全区人口“一本...
2025-08-26
-
本网讯 2025年8月25日是全国第九个残疾预防日。今年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为“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为加强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当日,市残联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当日上午,市残联牵头,联合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二院等部门,在万达广场设置宣传咨询台,宣传《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政策,同时为群众提供免费义诊服务。现场,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发放残疾预防知识宣传手册及小礼品,宣传惠残相关政策,重点普及三级残疾预防工作,特别是日常...
2025-08-26
-
初秋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苏埠护城河上,环卫工人胡华金已驾着小船穿梭在水面。他手持长杆网兜,熟练地捞起几片浮萍,船尾堆着半袋垃圾。“现在一天运七八车就够了,三年前得20多车呢。”他擦了把汗,望着清澈的河水笑了,“这水清亮了,咱干活都省心了。” 这条横贯镇域18公里的护城河,藏着苏埠人的集体记忆。78岁的张之态老人坐在河岸边的凉亭里,指着水面泛起的涟漪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这儿的水甜着呢,孩子们摸鱼捉虾,妇女们捶打衣裳,热闹得很。”转折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城镇扩张,沿岸小作坊、餐饮店陆续兴起,生活污水...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