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桥镇:抗洪抢险最前线,他们的故事超暖心
7月17日晚以来,受强降雨影响,地表径流水来势凶猛,加之淠河总干渠水位过高,青龙堰闸大流量泄洪,东桥镇汛情形势严峻。面对洪水,东桥镇全体镇村干部闻汛而动,向水而行,奋力开展险情排查、转移救援行动,一幕幕感人瞬间悄然发生,温暖着整座城。
舍小家为大家,防汛面前勇担当
7月18日上午,东桥老街出现严重内涝,一小时内最高水位已经齐胸。接到全员参与抗洪的消息后,家住在受灾严重地区的民政办工作人员姜传霞,果断放弃转移自家的财物,第一时间出现在抗洪现场,此刻,他的爱人也在其他乡镇紧张的抗洪,家中此时就她一人,这一走就意味着留给她的便是大水后的一片狼藉。
转移老街老人和儿童,帮助联系亲朋好友,提供面包热水......直至下午四点,老街被困群众基本转移完毕。但此时东桥街道的积水还很深,水流还很湍急,路口需要有人值守,对过往车辆劝返及再次排查,正当安排应急队伍留守的时候,她主动站起来说道“我就在老街住,老街人熟悉,工作好开展。”这一夜,她在风雨中坚守。
夜里11点,暴雨还在继续,当得知已被转移的老人何永康再次返回家后,姜传霞主动带路,和同事深夜涉水再一次来到老人家中。“你这房子年代久了,这雨还在继续下,水这么深,不安全,今晚你不能住在这!”久经劝说,老人还是不愿离开他的老房子,姜传霞便将其临时安置到对面二楼子女的房屋里,并将其原房间门房上锁,等水退之后再将钥匙交还与他。安顿好老人后,同事问道,“姜大姐,哪个是您家,现在家里是什么情况?”“前面就是,不知道什么情况,到现在没来的及回家看,不管了,已经淹了,淹就淹吧。”她故作轻松的回道。直至第二天晚上下班,她才有空回到那被洪水冲的凌乱的家,进行简单的收拾,次日又投入到紧张的灾后重建工作中。
是父亲,更是党员,朋友圈看一位父亲的抗洪记
朋友圈的主人叫做梁媛,为西南大学的即将入学的研究生,同时也有另外一层身份,东桥镇党委委员梁修海的女儿。7月18日,可能对这个女孩应该来说是最难忘的一天了,就像女孩朋友圈说的那样,百年不遇的洪水,从来没有遇到过,母女两用尽全力按着玻璃窗,但顶不住巨大的波浪,阻水木板被冲断,洪水侵占家中的每个角落,一瓢瓢、一桶桶的除水,我想,此时她和所有的孩子一样需要父亲,他的妈妈需要丈夫。
而她的父亲此时正在段新街村转移群众,由于段新街村地处淠河干渠,过水严重,十几个村民组严重受灾,数千名群众亟待转移。刚刚从街道抗洪撤下的梁修海,便紧急赶往段新街村,前往小寨、墩塘、光明等村民组开展转移群众工作。深夜已至,暴雨仍在继续,村庄最高水位已淹没至肩膀,看不清前方道路,他们只能靠周边隐约的树木及屋顶判断入村主路方向,寒冷和饥饿同时侵袭着身体,水中的步伐沉重又焦急。打滑、掉坑、绊倒、摔倒......在救援群众的路上,不断遭遇险情,他的个子不算太高,身体不算健壮,长时间的涉水奋战让人疲惫不堪,这一路不知道在水中摔倒多少次,喝了几口浑水也是常态,但他始终没有退缩。直至凌晨十二点多,最后三名群众被转移出来,他们才返回,此时时间已至凌晨1点,而他们的救援已经开展了7个多小时。
昼夜兼程,不眠不休,铿锵玫瑰尽显风采
7月18日,汛情发生后,镇党委副书记卓承敏立即赶往受灾现场,协调抗洪物资、转移受困村民、安置转移群众、安排夜间值守、查看实时水情......
7月19日上午,暴雨继续,水位猛涨,很多村组成了孤岛,她请战来到了受灾严重的金桥村。此时的金桥村村部水已齐腰,小区全部进水,长郢组由于靠近东淝河,离村部较远,且受灾更严重,情况十分紧急,在安排好就近的救援任务后,她便和救援人员一起前往长郢组进行救援。风雨中,眼前一片汪洋,分不清道路和农田,只能摸索前行,她弱小的身体在洪水中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一个多小时后到达受灾地点,她便开始逐户排查、劝离、转移。此时的长郢组有六位老人因行动不便没法撤离,所带的木筏由于过小,在激流中容易侧翻,她便和队员一步步扶着木筏前行,直到下午三点半才成功将群众成功转移出来,而此时她已经在水中连续工作了7个半小时,就在其他队员感慨道腿已经失去知觉时,她却一句都没有抱怨,但此刻她的脸色已经苍白,腿脚已经站立不稳。简单的休整后,晚上便来到安置点,对着一起奋战了两天的同事说:“你先回去看看孩子吧,孩子小没离过你,今晚我来值班”。其实几天没有见到两个孩子的她,也深深地挂念着孩子,他的小儿子还不到二周,只是同为年轻母亲的她理解同事思念孩子的心情。
姜传霞、梁修海、卓成敏,他们只是防汛背景下东桥干部们的缩影。在危难面前,他们挺身在前、迎难而上,不躲避、不退缩,勇敢逆行,毅然扛起抗洪的责任,切实维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季梦凡 韩庆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