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闻“汛”而动紧急救援23小时
——叶集区姚李镇干群抗洪抢险侧记

编辑:高方勇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7-21 09:05:24 【字体:

  “哐!哐!各位村民注意了,今天下午两点,上游灌口集泄洪,水量大。请你们把值钱的东西搬到楼上,人员迅速撤离到村里集中安置点,哐!哐!”。急促的锣声一阵紧似一阵,洪亮的吆喝声,一声高过一声。7月18日下午,叶集区姚李镇双红村干部营长周建新,深入小南庄村民组,用洪亮的嗓门,拎着铜锣进入居民大门,挨家挨户吆喝。

  鸣锣吆喝

  入梅以来,江淮大地暴雨一场接着一场下个不停,造成姚李镇境内农村沟、塘、堰、库积水增多,内涝严重。连日来,该镇积极地组织干部群众排内涝,迎洪峰,保安全,聚民心。7月18日夜里,六安地区普降暴雨,而且一夜未停,该镇接到市、区防汛指挥部紧急指令,对于双红、团山、长湖、漫山红等沿河村组,群众进行紧急撤离。安全转移。

  接到上级指令后,正在汲河上游防汛抢险的党政干部、公安、城管、镇直单位人员等,立即从汲河上游转移一部分防汛人员,到下游双红村,做好洪峰到来前的准备工作。为了有条不紊地做好扎实抗洪抢险紧急救援工作,该镇组织了以党委书记为指挥长、副书记、镇长为副指挥长的“防汛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双红村部。

  7月18日上午,村里干部拎着铜锣,深入该村油坊、孔老庄、东庄、小南庄等村民组,挨家挨户吆喝,通知群众有序撤离。据了解,此次灌口集泄洪水量达到265/秒。通过宣传动员,该村大部分群众有的撤离到亲朋好友家临时避险,有的转移到村部集中安置点。为了方便受灾群众生活休息,该镇还购置篾席、蚊香、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质,给受灾群众有一个临时温暖的“家”。在转移过程中,仍有一部分群众抱着侥幸心理,以往年经验,认为没有事,迟迟不愿迁移。当天下午2点左右,水深开始由15公分,不到20分钟,就猛涨到1米、1.5米,水深接近大门头,迅速增长,导致200多名群众想出出不来,被洪水围困。

  紧急救援

  为了紧急转移受困群众安全转移,除了镇村干部、民兵救援应急分队、蓝天救援队、消防、公安、城管及部分党员突击队、群众志愿者约300余人,组织了一支无坚不摧的,庞大的抗洪抢险队伍。18日夜间,该村没有电,全靠手电、矿灯照明。加之天空大雨不停地下,夜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救援队的皮船由于黑夜,找不着方向搜寻被困群众。蓝天救援队的皮船,多次被不明物体刺穿,给救援人员带来了生命威胁。因此,指挥部一边安抚被困群众情绪,一边让他们在二楼等待时机,适时救援。为了考虑到救援人员安全起见,因而救援被迫停止。

  此时,已经深夜零时,全体救援人员已经精疲力尽了,他们身穿的塑料雨衣,已经被雨水淋得透湿,又冷又饿,浑身哆嗦。“虽然我们镇村干部和救援人员,从早晨到现在只吃一顿饭,还是超市里买来的泡面,但看到被洪水围困的群众,一个个安全撤离,我们哪怕是累一点,忍饥受饿,只要能保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觉得非常值得”。该镇党委书记赵以友深有感触。

  “俺活七十多岁了,也曾见过几次发大水,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来的那么快,那么猛,真是稀奇少见啊”!该村一位年逾七旬的叶乃贤老人惊讶地说。据悉,此次江淮大地持续的普降暴雨,降雨量已经超过有历史极值。

  安全转移

  截止7月19日下午发稿,该村200多名受困群众,已顺利地全部转移到安置点和安全地段。“当今社会真好,俺们群众有了难处,区领导、镇村干部、都像亲人一样,不惜任何代价帮助与救援,俺们老百姓有了依靠,有了安全感、和幸福感”被洪水围困23个小时的群众,孔德海感动万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此次救援时间,从救援,到救援受阻,到受困群众全部转移,总计23个小时。这23个小时,惊心动魄,汗水与雨水的交织,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救援场面,勾勒出一幅幅干群同心战洪魔的《战洪图》。救援人员几乎一天一夜没有合眼,虽然看上去个个眼球上布满血丝,但大家看到被困群众一个个,都拖儿带女地安全转移了,他们依然精神抖擞,笑容灿烂,心里比吃什么都甜。(程度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