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一线践使命 除险砺担当
——金安区抗洪抢险侧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68 次 发布时间:2020-07-21 08:35:16 【字体:

  7月17日夜,强降雨突然而至。尽管几天前,气象部门发出黄色预警,但连续十几个小时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大暴雨,还是让金安区80多万群众措手不及,一场50年一遇的抗洪抢险由此展开。

  6000群众大转移

  17日夜,双河镇友爱村一片静谧,74岁村民罗守浩也已熟睡,突然他被村头大喇叭呼叫惊醒,村书记刘全兵嘶哑着嗓子喊话:“全体村民注意了,现在外面正下大雨,不要睡得太死,可能要涨大水,起来把一楼的电器往楼上搬,做好撤退准备。”刘书记的喊叫一遍比一遍急。

  双河是张店河与丰乐河交汇处,地势低洼,几乎每年夏季村民们都要遭遇洪水的惊扰。年过七旬的罗守浩经历得多,从不把涨水当回事,他翻了个身继续睡。18日一大早他起床发现门外一片汪洋,有村民向村外转移。平常很少外出的罗守浩想不到今年的洪水不是局部,整个金安区22个乡镇街都遭受洪水袭击。

  东桥镇告急;木厂镇告急;马头镇告急;张店镇告急;东河口镇告急,武警官兵驰援抢险……

  金安区应急局通报显示:17日8时至18日8时,该区有6个站点的降雨量超过100毫米。18日上午,暴雨仍未停止,反而加强,当日上午8时至下午14时,该区降雨超过100毫米的站点共有4个,所有乡镇街降雨量都在80毫米以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全区动员,抗洪抢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木厂镇所有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都在深水中行走,开展全面排查走访、不漏一户。该镇潘新村积水已没过头顶,水性较好的三位城管队员与一名村医将受灾群众安置于气垫上,举过头顶,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撑起“保护伞”;毛坦厂镇李家冲村但修银家的两个小朋友站在门口一边铲水一边在喊救命,正在巡查汛情的包村干部杨明芳立马跑过去,围着院子里外查看,发现是屋后坡坎的农田溃决,漫出来的水仅从一条狭窄的沟渠根本排不出去,直接冲进但家。杨明芳抱来废弃的门板先把院门堵上,暂时阻断水流,争取时间让但家人收拾几件衣裳,帮助撤离。

  17日夜,金安区南部东河口、毛坦厂雨量较小,紧临的张店镇洪山村的汛情也不十分明显。但是,18日上午持续强降雨导致木长岭河上游洪水急剧下泄与来自洪山的山洪汇合,位于洪山风景主景区的洪山村陷入洪水包围中,唯一一条出山的通道阻断,全村585户困在一条山沟里,情况十分危急,张店镇党委书记朱明望闻讯率派出所民警和城管中队30多人,涉水赶到村里,包户包人将住低洼地带的40余户200余群众安全转移到山顶上的九月山庄和洪山民居旅馆。

  “我本想待家里,没想到水越涨越高,到晚上11点多,家里进水超半米,而且水还在涨。”回忆起18日深夜转移经历,横塘岗乡黄墩村村民张芳青感慨地说:“当时只知道外面下大雨,没想到屋后的水已经漫到屋里了,孩子们不在身边,家里就我一个人还有病在身,若遇到危险想撤离都难,幸好乡村干部及时到我家敲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真的很感谢!”87岁的张芳青老人,在乡村干部及村民组长的搀扶下,就近被送到了村民组长张祥云家中安置。

  据介绍,截至19日上午,金安区紧急救援转移群众多达6000余人,无一人伤亡,救援现场上演的一幕幕“公主抱”“肩后背”画面,温馨暖心地永留在被解救群众的脑海中。

  守住家园保安全

  汛情刚发生时,金安区一万余名党员干部,无令自向前,有担一肩挑。

  面对严峻的汛情,孙岗镇全体镇村党员干部紧急组建9个防汛救灾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各村,开展全方位、地毯式大排查,重点对河道、水库、道路险段、危险边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和细节,不遗漏任何一个死角和盲区。

  7月18日,毛坦厂镇毛大河、石笋河、硃砂冲河等河道水位暴涨,山洪如猛兽来袭,各村农田、道路多处被水淹没,多处房屋进水,部分村民被山洪围困。下午一点,毛坦厂镇凤凰村循环路主干道和狮球路段均出现小面积滑坡现象,镇党委书记沈勇不顾山石随时滚落危险,翻越坝坡,步行几公里,现场指挥转移群众,调度人员疏通河道,保障交通。

  中店乡汪神村有8个水库和较大塘口,两天来,该村党总支书记李维友在安排好村内孤寡老人和被困群众生活后,穿着雨衣,提着铁锹,巡查水库塘口水坝安全,自带盒饭,中午不回家在巡查路边简单扒一口。18日上午,李书记巡查到陈大庄水库,发现库水漫坝,仔细查看是泄洪口被类似水草的杂物堵塞了,他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个跳进水里清除杂物。泄洪口水流湍急,李维友个子不高,泄洪口水位齐胸,随时有被冲走的可能。经过近20分钟的拼搏,泄洪口终于顺畅了,险情被排除,现场的村民们竖起大拇指,当场为李书记点赞。(陆政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