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创城工作持续下去就是好
——裕安区城南镇通过精细化管理抓文明创建服务百姓民生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94 次 发布时间:2020-07-17 08:38:09 【字体:

  “道路更宽了,住得也更舒心了!”这是今年以来裕安区城南镇居民对城市面貌最直观的感受。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南镇人员逐渐增加。55个居民小区,15万的常住人口让市容管理难度与日俱增。

  针对这种情况,城南镇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围绕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按照“分类梳理、分块整治、分头落实、分工协作”的方式,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了居民群众的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整治交通,畅通道路便利百姓

  7月10日上午8时许,正值上学、上班高峰时段,城南镇南河大道上,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的交警和城管队员一边引导相关车辆到指定地点停放,一边督促行人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有序通过马路。现场秩序井然,路边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都有序摆放在固定区域。

  “南河大道是我们镇日常管理任务非常繁重的区域,周边有6个居民小区、2所学校、1个农贸市场。过去每到‘高峰期’,接送学生的车辆、上下班车辆和到处摆放的小摊交织在一起,把整个南河大道堵得水泄不通,学生家长和周边居民反映非常强烈。”裕安区城管局城南中队中队长丁为潘告诉记者,近两年,镇党委、政府与市交警、城管部门积极协调,增设警营亭,增强交警、城管队员力量配备,采取靠前管理方式对南河大道交通乱象进行集中整治。

  “前几年,接送孩子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最堵的时候人都寸步难行。”对于交通面貌的显著变化,在附近小区租住的居民张艳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现在南河大道每天都有交警和城管执法人员执勤巡逻,摊点也被安排在了固定位置营业,她现在也放心让两个孩子自己步行去上学了。

  机制引领,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当日正午时分,记者来到该镇一品铭城小区,这个已建成近7年的小区里,道路干净整洁,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都有序停放在固定区域。

  “小区交付使用的头几年管理非常混乱,之前的物业经理不负责,物业公司不作为,小区清洁、维修各项工作都开展不起来,居民怨言很大,甚至拒缴物业费。”管理该小区文明创建工作的凤凰河社区书记周明胜告诉记者,针对这种情况,镇党委、政府对该物业公司持续施压,促使该公司更换了物业经理。

  “我们针对业主意见比较大的突出问题开展补差补缺工作,在业主的大力配合下,小区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大家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该物业公司经理郑先年告诉记者。

  “文明创建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工作,如果不能建立一套长效化管理体制机制,工作很难持续有效开展。”据负责城南镇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徐菲菲介绍,自2017年起,城南镇连续三年每年拿出500万元作为创建工作专项经费,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干事。同时分类对社区、物业、城管、网格员出台考评办法,奖优罚劣,在全镇上下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创城为民,让居民生活更美好

  “有一次碰到附近的一位居民,他说,这创城工作能一直持续下去就好了。我让他放心,说文明创建就是持续深入开展的,我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好。”周明胜在谈到这段小故事时,很是感慨。

  陡步河流经城南镇,前些年,由于部分居民不良的排污习惯和雨污分流管道建设的严重滞后,沿岸各种污水垃圾都汇集到这条河流中,一到高温天,恶臭冲天,沿岸居民连窗户都不能开。

  自2017年以来,城南镇对陡步河的黑臭水体进行了集中整治,同时以陡步河为中心,规划建设了陡步河湿地公园。如今,陡步河再也没有了难闻的气味,湿地公园更是成为了周边居民休憩的理想去处。

  “文明创建不仅要打造盆景,更要营造风景。”城南镇从点上“盆景”转向集镇建成区面上问题整治,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对集镇范围内道路破损、雨污管网堵塞等情况全面排查,变短促突击为长效整治,变面子工程为民心工程,有效提升广大市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城南镇党委、政府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创城工作的实效将与城市管理有机融合,让为民创城的理念落地生根。(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传豪 曹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