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铁冲乡:农村电商改变了群众的生活
电商让我的生活更殷实
“铁冲乡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是小有名气的,俺在这上面也发了一点小财。原来我因家庭原因,吃了上顿着急下顿,可以说是家徒四壁。通过做电商生意,让我家7口人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祁永贵笑呵呵地边说边把我们带到了他所经营的实体店铺。他向我们介绍到:“我是2018年经铁冲乡政府安排涉入电商行业的,3间实体店铺政府给我免房租2年,这3间店铺2间作为电商运营服务中心,1间作为振风正威超市。推选我作为农村电商发展带头人,自己先做,再带领别人做。因为我是学电脑专业的,在负责电商技术服务。当时什么也不懂,做好电商产业我心里没有一点底。于是政府领导就经常鼓励我,对我进行指导。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的电商销售业绩越来越好,赚到的钱也越来越多,也尝到了农村电商带来的实惠。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一年时间,我的营业额达到50万元以上,净赚10多万元,给家里买了一辆商务车。”
“有了点余钱,我就又有了新的想法。通过观察,从事电商行业的人员越来越多,物流快递逐渐跟不上了。于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代办了圆通、中通、申通快递业务,上午我下乡收收货,妻子在家收发快递,下午我把要寄出去的快递送出去,把外面的快递拉回来。生活节奏感非常强,也很有规律,去年也赚了一二十万元,一家人现在过上了小康生活。这多亏了农村电商这项民生工程的实施,也多亏了党和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农村电商使我的家庭逐渐殷实了起来!”。
电商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
铁冲乡铁冲村太岭组贫困户柯来龙和老母亲相依为命,生活一直很困难。我们找到他时,他向我们介绍说:“我40多岁了未找到对象,和70多岁的母亲一起生活,脱贫一直找不到方向,信心不足。铁冲乡电商团队了解到我家情况后,到我家与我商谈合作协议,由我养殖黑毛猪、土鸡、土鸭和老鹅等土特产品,电商团队帮助我销售。开始我就养了100多只鸡鸭,不敢养多,怕他们卖不出去。等到鸡鸭出栏时我联系了他们,没想到不到一个星期他们就把100只鸡鸭销售完了,那次我赚了1500多块钱,尝到了发展养殖业的甜头!”他接着说:“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接下来就有了致富的信心。我接着就在山上散养了30余头黑毛猪,3000多只鸡鸭鹅。哪儿也不去了,成天把心思放在了养殖产业上。每到黑毛猪、鸡鸭鹅出栏的时候,就和电商销售团队联系,他们把我的产品全部卖了出去。”他微笑着说:“呵呵!我只管养,不管销。2019年养殖这块,赚了十多万元。今年又养了20几头猪,2000多只鸡鸭,下一步,我想把家里的房子翻建一下,看看能否有合适的对象找一个,好好生活。可以说,是农村电商这项民生工程让我重新拾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电商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铁冲乡电商一条街上遇到了从事电商经营的农村主妇王有梅、柯开菊、余路君三人。
王有梅说:“我家有两个孩子上学,两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照顾,不能外出打工,丈夫一人挣钱一家6口人花,经济比较紧张。2018年在政府的倡导下,我涉入农村电商行业,帮助当地群众销售农产品,去年一年大概营业额有50多万,自己赚的加上地方奖补的,去掉油费、快递费等支出,全年纯收入大概在八九万元,感觉比在外打工还要好一些。我在家既陪了孩子又照顾了老人,还有的钱赚,已经很知足了!”
柯开菊接着王有梅的话茬说道:“我们这些农村家庭主妇其实也想到外面闯一闯,但是现实不允许,三个孩子要上学,没有人带,我在家边带孩子边从事电商经营,网上卖卖货,一年平均收入七八万,能顾住孩子的学费和俺们娘四个的生活开支。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挺幸运的。只要动脑经,不偷懒,吃喝、穿戴、住房都是没有问题的。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去年我家买了小汽车,便于我下乡收收货,觉得生活挺充实的!”
退下来的扶贫专员余路君正在摆弄着自己的“武器”,见到我们笑呵呵地说:“这是我搞电商直播的设备,刚下播,你们就来了。”我们问她直播带货效果怎么样?她说:“还可以,从三月份直播带货到现在,销售额估计也在十万元左右,纯收益应该在两万元左右。反正每天都有生意上门,每天都能寄出去一点农产品,每个月赚的钱够家里6口人的正常生活开支了。”她说:“说句心里话,农村电商的发展,给我们这些走不出去的人,找到了一条谋生的出路,这项工程既是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目前,我们铁冲有30余人组成的电商销售团队,经常走村串户,收购贫困户农产品,助力脱贫攻坚。这样贫困户稳定增收有了保障,我们致富也有了方向。”
电商让企业焕发荣光
疫情发生时,安徽农耕年华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并收购的3万多斤干香菇,1.5万斤鲜香菇积压在仓库,无法销售。王汉青总经理介绍说:“疫情发生后,我的几万斤香菇卖不出去,欠群众的香菇钱款无钱支付,心里特别着急。于是就找到了当地政府,政府给我介绍了当地电商企业,共同在网上直播带货销售。我自己也在企业销售部架起了直播设备,亲自上阵。仅3个月,就销售香菇8万多单近4万斤,销售额达150多万元。目前库存仅有6千多斤,而未发货的订单量还有1万多单,香菇现在不够买了。是农村电商这项民生工程让我的企业起死回生,重获新生。下一步我要继续做好网销这块,把企业做大做强,带领当地贫困户共同致富。”
铁冲乡李桥村九岩组“小能人”熊德胜说:“疫情发生时手上库存红薯10多万斤,价值20余万元。自己种出来的红薯卖不出去,我心急如焚,就把红薯加工成红薯干,打起了“淘宝”、“京东”的主意,与乡内电商企业合作,进行分销,截止4月底,加工的红薯干卖的一个不剩”。他笑眯眯地说:“网销效率高,不用操太大的心。今年我又种了3个红薯品种,面积80余亩,预计年收入可达100万元以上,农村电商让我燃起了创业的激情。”
高畈村大安水蜜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大安介绍说:“我的200亩桃子成熟,一时卖不出去,我就把铁冲电商销售团队请到我的桃园来,进行了现场直播,几场播下来,我的桃子订单量迅速上涨,通过他们的帮助,把我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非常感谢电商销售团队,也非常感谢农村电商这项民生工程,为我们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在铁冲,电商的“影子”随处可见,民生电商的氛围很浓。随着农村电商产业的不断火热,他们正培育着多样优质农产品,他们以更优质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信赖,赢得群众的“芳心”。(段从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