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金寨:能人回归显身手 乡村振兴添动力

编辑:高方勇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7-13 08:42:34 【字体: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日益加快,尤其是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大的乡村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机遇,很多在外闯荡的有志之士瞅准机会,选择回乡创业。

  近年来,金寨县为确保返乡能人能够回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实施了“能人回归工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用发展前景吸引能人。金寨县这几年抢抓机遇,深挖资源,使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生机勃勃,乡村休闲旅游和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也是异军突起,让能人看得见机遇,干得了事业,从而吸引能人回乡创业。第二,用浓浓乡情打动能人。例如建立外出能人情感沟通联络机制,主动走访能人在外企业,建立外出能人通讯录,每逢节假日,利用能人返乡之机,召开座谈会、联谊会等,联络感情,用浓浓乡情温暖能人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被牵挂、被需要,唤醒他们对家乡的责任。第三,用优越环境支持能人。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补齐短板。在项目资金方面,设立“回归能人专项资金”。在金融服务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在税收优惠方面,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此外,还建立回归能人联系帮扶制度,确定一名县领导和一名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帮扶回归能人,然后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定期召开回归能人和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帮助回归能人协调矛盾、解决困难。第四,用政策待遇激励能人。例如,对于是党员的回归能人,让其担任所在村名誉书记,同时挂任所在乡镇党委委员,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对于不是党员的能人,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可以作为后备干部,优先培养。同时每年给予20万元办公经费支持。对考核优秀的,可以从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净增长部分拿出30%比例进行奖励等,通过这些措施,激励能人认真履职,努力创业。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以上这些措施确实起到了引进能人、留住能人、发展能人的作用。他们回乡之后,主动担当“引路人”,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推广致富技术,使得所在乡村的面貌发生了迅速的变化。

  童维新是金寨县果子园乡白纸棚村的回归能人,他回乡之后,聚焦产业发展,干出了一番事业。首先创办养鸡厂,成功挖掘出了金寨特有的黑鸡品种——山泉黑鸡,然后以鸡厂为核心,成立了生态养鸡专业合作社,采用鸡厂+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鸡厂培育鸡苗,然后把鸡苗发给农户,同时提供饲料和技术指导,鸡成年之后再以市场价回收。如今,在合作社带动下,周边村及邻近乡镇1500多家农户都在发展生态黑鸡养殖,其中涌现了一批养殖大户,有的光养鸡一项年收入就达10来万。

  合作社回收了成年鸡之后,销路也是问题,为了解决销路问题,童维新又成立了一家电商企业——“三个农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既在线上推广销售,又在线下开设直销中心,从而逐渐打开了市场,现在山泉黑鸡远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最贵一只能买到598元。除此之外,童维新还创办了大别山石沁泉水有限公司。他所在的白纸棚村通过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形式入股,当年集体经济分红就达7万多元。随着销路打开,水厂效益越来越好,有效增加了集体收入。

  另外,金寨县麻埠镇桂花村回归能人李德全,原本在广州办厂,“能人回归工程”实施之后,他选择回乡创业。几年前,桂花村集体经济弱小,茶产业没组织,没规模,以小茶园为主,各家各户单打独斗,都是支着小灶炒茶,炒出来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卖不起价格,销路也不好,村民们只能守着茶山发愁。李德全回乡之后,首先是把一家一户的小茶园联合起来建成茶叶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组织化。然后在标准化方面,成立“六安瓜片炒制中心”,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如今桂花村连片的茶叶基地环绕着村庄,规模效应日益显现。而村民现在十有八九都成为炒茶能手,生产的茶叶,质量显著提升。如今上好的春茶刚炒出来,就能收到来自各地的订单,茶叶再也不愁销路,价格也上去了。抱团发展有效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在金寨县,和童维新、李德全一样的回归能人还有很多。虽然能人回归工程试点时间才两年多,但是已经展现出强大的带动效应。能人回归发展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组织活力。此外,能人发展产业的同时也改善了乡村的环境,文明了乡风等等,这些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高度契合,可以说能人回归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黄涛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