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棠树乡:聚焦民生实事 旧貌换新颜
盛夏时节,走进棠树乡,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绿油油的田野之间蔓延,贯通于村落之间,道路两旁,绿化树木、笔直的路灯有序排列,村庄错落有致,在蓝天、绿地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农村图画。
棠树乡是舒城县的美丽“西大门”,距县城13公里,乡域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4.1万。以前,凡来过棠树的人都知道,由于是三合一乡镇,集镇建设起步迟,基础设施欠账多,脏乱差现象严重,尤其是落后的交通成为发展的最大瓶颈。
这一问题,随着全域实施民生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被完全写入了历史。
为打造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在发展中,乡领导班子坚持把民生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发挥自身优势,千方百计争取民生项目支持,用于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夯实发展基础。盘点近年来的发展亮点,棠树乡每年都办成了几件群众得实惠、面貌得改善的好事实事。
在民生项目的规划上,该乡坚持把项目建设与乡村振兴统筹考虑、同步规划。在基础设施配套上,以道路硬化为主,兼顾治污设施、亮化、绿化和美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确保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证了项目顺利快速推进。
以交通项目为例,自2016年以来,已整合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扩面延伸”工程、财政扶贫项目、“一事一议”奖补和库区移民后扶项目等,累计投入约1.6个亿,完成农村道路建设工程198条175.5公里,自主投入6000多万元新修长15.6公里、贯穿10个村的乡旅游大道,补齐打通30多处“末梢路”、“断头路”,对旅游大道、舒张路和棠八路实施“白改黑”,铺设28.6公里的沥青路面,乡村公路网进一步织密,通达深度大幅提升,安防设施也逐步到位,“三长两员”路长制管理体系初步构建,“四好农村路”列养率逐年提升,全乡16个村实现县乡公交全覆盖。与此同时,水利、集镇建设等也风生水起。
随着全域实施民生项目工程推进的实施,棠树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村容村貌旧貌换新颜,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廖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