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超前超额完成2020年惠残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
2020年以来,为确保贫困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裕安区超前谋划,精心组织,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应补尽补、应救尽救。截止6月底,为1788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患者提供药费补助,超目标任务624人,完成率153%,178.8万元补助资金已通过财政“一卡通”打卡发放到位;对254名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完成率162%;为42名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为36名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共方发矫形器和辅助器具292件,超前超额完成2020年度惠残民生工程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精准摸底,确保“一个不漏”。自民生工程启动以来,区残联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惠残民生工作推进”,4月初分解布置任务和摸底筛查同步进行,要求各乡镇街对辖区内精神残疾人患者电话询问、走村入户进社区,深入排查摸底、收集资料,并分类登记汇总;优先考虑已录入公安机关全国重性精神病人信息管理系统的患者,确保符合条件的应报尽报“一个不漏”。
二是快速受理,确保及时参训。为使残疾儿童及时得到救助,区残联多渠道拓宽受理渠道,对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项目通过电话、微信、QQ、“视频”受理、“跑腿”服务等多方式登记受理申请,4月份开始填表完善纸质档案资料,由社区居(村)委会签署意见,经街道(镇)初审,区残联严格复审并迅速汇总上报市残联,确保5月底残疾儿童进入定点康复机构参加训练。
三是严格把关,确保审核规范。区残联对各乡镇街、高新区残联送审纸质资料进行严格把关审核,逐人审核逐一审批,实行“一人一档”制,按低保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困难户的顺序安排救助,并对上一年度申报对象进行年审,对没有服药和死亡人员实行清退制,确保“应助尽助”“应退尽退”。并将受助人信息及时、准确录入中国残疾人服务平台,并依托“裕安区民生工程信息管理平台”中的“残疾人登记信息库”与系统内的多个部门进行数据大比对,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民生服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