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厂镇电商平台发力 赋能脱贫增收
本网讯 一根网线,一头连着贫困户,一头连着消费市场……为进一步促进农副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成效,金安区木厂镇利用电商平台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打通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优化布局,“网格化”健全机制。结合各村“一村一品”和全镇优势农产品,按照合理布局发挥效益的原则,木厂镇将电商网点优化调整为3个综合站点,5个便民网点,确定了石闸村草莓、孟岗村有机蔬菜、金丝皇菊和姜圩村稻虾米等农产品上线运行,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建立三级网格制度,落实“网格化”管理,镇党政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扶贫专干对各站点进行责任包保,网点负责人对平台运营进行具体负责,环环相扣,层层落实,确保电商有序运营。
扩展渠道,“双线式”促进销售。以贫困户农产品为重点,对全镇蔬菜、土鸡等相关农产品信息进行全面摸排,共收集芝麻、稻虾米、有机蔬菜、禽蛋等3000斤,土鸡、土鸭、山羊等1500只。在摸排线下产品信息后,打造销售平台,统筹整合线上资源,通过拼多多、淘宝网等知名电商平台销售相关农产品,此外,还在拼多多平台开设“安徽省木厂镇农副产品基地”店铺,对木厂镇境内农产品进行网上销售。
创新模式,“电商+”多点开花。调整电商发展模式,孟岗村、石闸村、姜圩村采取“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和“你种我销、你养我卖”的电商扶贫模式,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群众提供产品代销、务工就业等服务,带动农户增收。据统计,孟岗村电商站点通过销售有机蔬菜125吨,销售额22.5万元,销售皖西大白鹅1000只,销售额20万元;石闸村电商站点销售草莓2000斤,销售额3万元;姜圩村电商站点销售草莓1800斤,销售额2.7万元。通过电商基地带动贫困人口43人就业务工,人均年增收4000元。
产业扶持,“造血式”塑造品牌。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科学选择产业,打造“一村一品”,推动产业优质化、品牌化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镇内淡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稻虾综合养殖超2万亩,积极创建稻虾米和清水龙虾品牌,其中姜圩村“五谷牛”在全国稻虾米评比中获得“最佳生态奖”。此外,在桂花村种植2000亩芡实已初步形成基地,在姜圩村、杨桥村以“安徽老乡鸡”为依托,发展肉鸡养殖基地300亩,通过扶强做大产业为电商销售种好“菜园地”,优质农产品货源+电商平台,促进消费和市场潜力释放。(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扬 通讯员 杜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