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古碑镇:文明实践 让环境“痛点”变“亮点”
“山变青,水变绿,门前屋后又干净整洁起来了!”在谈到近两年身边环境变化时,古碑镇水坪村村民黄老伯兴奋的向别人介绍到。环境卫生不仅关乎乡村形象更关乎老百姓居住安全,黄老伯的感触正是该镇的“文明治理”新路子发挥了作用,让环境“痛点”变成了美颜“亮点”。
文明“搭台”,爱卫“打擂”,赢得青山绿水。该镇把建设文明、和谐、宜居的清洁乡村作为目标,以文明习惯、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改厕除污等为主攻方向,瞄准改善村容村貌这一“靶心”,文明“搭台”爱卫“打擂”,统一调度文明实践资源参与环境美化,分类分级开展“六净一规范”整治。组织爱卫志愿者、文明宣传队,走村入户宣传环境保护和杀灭病菌等内容,突出抓好人居环境问题,将清除卫生死角列为重点,开展“路上路下、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环境整治,全面开启“文明实践+人居环境”的治理新模式、新亮点,通过了实际检验。
移风易俗,环境治理,获得“互赞式提升”。该镇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组织评选“文明家庭”“卫生家庭”“模范家庭”等先进群体,将“文明、爱卫”作为重要得分项,纳入乡村“红黑榜”和“振风”超市评比。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各村建立起村委会、村民群众一体化环境治理体系,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将维护环境卫生规范为切合每位居民自身利益的事。营造出“人人讲卫生、户户爱清洁”“室内外一日一扫,垃圾一日一清,彻底消灭卫生死角”的爱卫新风尚,同时美丽的居住环境又反过来激发老百姓更多的“爱美护绿”,转化成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自觉,使得乡风文明进一步提升高。
乡村振兴最主要的是面貌振兴、精神振兴,该镇坚持一手抓“乡村美”一手抓“乡风美”,在环境“痛点”中找到了治理“通点”。可以预见,“环境整洁、乡风文明、治理有序”的“振兴景象”必将成为该镇发展的真实写照,成为老百姓获得的最大发展“红利”。(卢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