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严管水。加大依法治水力度,严管水生态保护。始终坚守水资源保护“三条红线”,即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不放松,着力提升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强化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综合开发利用。2019年,裕安区用水总量为3.02亿方,控制在市下达3.52亿方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5%,万元GDP用水量降幅6.6%,6个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得标比例为83.3%,均达到或高于市下达目标。
柔治水。整治扩大河流水系湿地面积,柔性修复水生态。近年来,先后建设大别山湿地公园,大公堰湿地公园、淠河国家湿地公园。淠河湿地公园,经国家林业局验收,正式成为六安市首家“国家湿地公园”,公园长43.7公里,总面积444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065公顷,湿地率68.9%;大别山湿地公园,面积1万亩,其中水面面积5000亩;大公堰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76.7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20.6公顷。
巧用水。融入水文化,提升河流水系景观。在淠河治理中,先后恢复重建淠河沿岸省级重点文物六安古城墙140米,省级重点保护文物西河口乡望江寺,扩建青山乡龙王寺,建设城市文化墙100米,建设沿河仿古休闲廊亭5座,提升了淠水系的历史品味和文化厚重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