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南港镇:消费扶贫“卖”出稳稳的脱贫致富路
今年以来,舒城县南港镇大力推进消费扶贫、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通过干部带货、平台承销、宣传推销等多种方式,实现消费扶贫常态化,致力于帮助贫困户“卖”出一条稳定的脱贫致富路。
干部变身卖货郎
家住该镇鹿起村三元组的贫困户赵加爱今年发了愁,受疫情影响,他家占地130多亩的龙虾养殖场出产的龙虾面临滞销。眼看养殖场租期将近,自己却无力如期支付虾场租金,赵加爱心里万分焦急。
在得知他家面临的困境后,该镇农综中心主任倪合兵立即与鹿起村“两委”进行会商,决定动员帮扶联系干部和爱心人士参与购买,并当即发出倡议,号召镇村干部担当“卖货郎”、“宣传员”,解决其当前面临的滞销难题。
号召一出,全镇响应。3月20日一大早,由该镇妇联组织的十多名巾帼志愿者一早便来到鹿起村村部文化广场,义务帮助赵加爱推销小龙虾。推销活动开始不到半小时,由帮扶单位南港镇明德小学组织的20多名教职工和闻讯赶来的镇直单位干部以及爱心企业负责人就将赵加爱带来的龙虾、泥鳅等水产品“一扫而空”。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感谢镇村干部的大力宣传和支持,有大伙儿的帮助,我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赵加爱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平台助力消费扶贫常态化
为了实现消费扶贫常态化、不断档,该镇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平台交易的原则,采取“双线双网双平台”模式,搭建南港镇消费扶贫体验店和“云”小店,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力争解决扶贫产品“难卖”、“贱卖”的问题。
“我今天带来了200多只鸡和几千枚鸡蛋,现在已经全部卖完了,还有很多人加我微信,跟我签订单,我现在可算不用为销路发愁了。”3月23日,该镇消费扶贫“双平台一展销”活动现场,贫困户黄宜稳高兴的说到。据了解,当天的展销活动仅用时两个小时,现场售卖和签订购买订单的总金额便达到了115万元。
该镇还创新思维,统一与帮扶单位、企业、社会爱心组织等签订意向性购买协议,与贫困户签订兜底收购协议,从而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大缩短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确保了应时农特产品销售有路、适销对路。
“脱贫攻坚是全社会的事,我一直想为脱贫攻坚出一份力,但是苦于没有门路,现在,我可以通过实体店、网店直接购买来自贫困户的农产品,这不但给贫困户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增强了我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参与感。”前来购买贫困户农特产品的群众说。
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
为了畅通购销双方信息渠道,该镇分村设立消费扶贫农产品信息员,按月、按季统计贫困户、带贫主体的农产品生产信息,及时建立、更新《消费扶贫供销对接台账》,并上报至镇扶贫工作站,由镇扶贫工作站联系合作社对贫困户、带贫主体的农特产品进行统一收集、质检、包装。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等线上线下平台,实时播报消费扶贫信息,并积极联系帮扶单位、企业和社会各界进行采购,建立稳固牢靠的产销关系。
为了让消费扶贫行稳致远,该镇还依托镇域内旅游景点,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带动消费扶贫的新模式,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特色文化旅游项目的同时,力争实现旅游扶贫与消费扶贫的高度融合。
该镇人大副主席祝玉刚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以消费扶贫为依托,利用好网络媒介,挖掘好、宣传好南港独有的人文景观和民俗特色,努力打造新品牌、新亮点、新高地,实现从单向帮扶到融合发展。”(马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