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让“民生工程”变身“民心工程”
——霍邱县人大常委会全面推行乡镇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纪实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8-14 10:54:14 【字体:

      2024年,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以下简称“票决制”)在霍邱县5个乡镇试点成功。乘势而上,县人大常委会于当年10月出台《关于在全县乡镇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实施办法》,为2025年全县30个乡镇全面铺开提供了清晰的“制度指南”和“施工图”。各乡镇人大迅速行动,严格对标省人大常委会要求,精心组织,票决制工作成效斐然。截至7月23日,全县共征集项目328项,经筛选论证后提交乡镇人代会票决候选项目141项,最终票决产生年度民生实事项目105项,总投资达3598.3万元。

  这份沉甸甸的“民生清单”,标志着霍邱县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基层治理创新上迈出坚实步伐,推动“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票决制高效运行,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乡镇人大主席团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实施、群众参与”机制,及时向党委汇报,赢得党委政府鼎力支持。大部分乡镇成立领导组和工作专班,确保责任到人。乌龙镇、冯井镇细化实施方案,花园镇、高塘镇坚持每月调度、一线办公,现场协调解决项目推进难题,为票决制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项目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各乡镇人大创新方式,广开言路,力求项目征集覆盖广、接地气、质量优。城关镇、城西湖乡等建立线上线下征集平台,拓宽民意渠道。石店、孟集、范桥等乡镇组织代表通过“代表接待日”、入户走访、“板凳会”等形式,零距离倾听民声。征集项目经汇总筛选、专业论证、党委专题研究后,方确定为提交人代会的候选项目。扈胡、冯瓴等乡镇将投资数百万元的政府重大项目也纳入票决范围,充分彰显票决制的包容性与优越性。

  截至7月底,全县30个乡镇均已召开人代会,规范、严谨完成票决程序。长集、范桥等乡镇组织代表学习票决知识、视察候选项目现场,提升审议能力。各乡镇严格制定并通过票决办法,政府负责人详细报告候选项目情况。代表们围绕项目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充分审议,最终以无记名投票、差额方式庄严票决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城西湖、马店等乡镇还对2024年票决项目实施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形成工作闭环,体现责任担当。

  面对财力紧张、用地趋严等挑战,各乡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千方百计保障票决项目落地。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向内整合资源,优先满足票决项目要素需求。乌龙镇在财力紧张情况下挤出67万元实施8个项目;曹庙镇5个项目均超50万元,体现民生优先的决心。临淮岗、周集等乡镇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名班子成员”包保机制,确保项目推进有力、落地有声。

  当前,项目实施进入关键期,各乡镇人大将票决项目纳入年度监督重点,做好“后半篇文章”。综合运用专项督办、跟踪督办、现场督办,以及视察调研、听取报告、工作评议等方式,提升监督质效。力争通过人大有力监督,推动票决项目从“纸面”落到“地面”,加速从“民生愿景”转化为群众可感的“幸福实景”。

  霍邱县乡镇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全面实施,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它有效畅通了民意表达“最后一公里”,强化了人大监督刚性,优化了政府决策流程,促使有限的公共资源精准投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领域,实现了“民生所指”与“施政所向”的高度统一。随着105个饱含民意的项目加速落地,票决制所蕴含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正持续转化为霍邱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谱写出“民生”与“民心”同频共振的新篇章。(胡玉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