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感知群众冷暖 绘就善治答卷
——金寨县汤家汇镇小网格连起大民生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8-06 09:08:35 【字体:

  夏日的正午,蝉鸣声里裹着热浪,金寨县汤家汇镇笔架山村的志愿者何木森已整理好保温箱,里面整齐码放着四份热气腾腾的午餐,随即便骑上电动车驶向三公里内的独居老人家中。这样的场景,正是汤家汇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汤家汇镇将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构建“党组织+网格化+志愿服务”治理体系,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镇12个行政村167个村民组被科学划分为18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70多名由镇村干部、医护人员、退休干部、老党员、教师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与网格员形成合力,共同织就一张既能感知群众冷暖、又能化解治理难题的服务网络。

  2024年,斗林村村民李经炳与邻居徐应周因菜地边界发生争执并相互推搡,李经炳不慎用锄头擦碰到徐应周,致其轻伤,矛盾眼看着就要升级。老党员李绪元闻讯后主动介入,“当时我就劝他们,两家都是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老邻居,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和气不值当。”他一面联系李经炳的儿子耐心沟通,指出李经炳过错;一面亲自带徐应周去医院细致检查,用行动传递诚意。最终仅用一天时间就让两家重归于好。“绪元人很好,处理问题公平公正,让他来调解我很放心,也很满意。”徐应周说。这样的调解故事,在李绪元三年的网格员生涯中已上演20余次,调解成功率达80%。

  志愿服务始终是汤家汇镇基层治理的温暖底色。“志愿者特别贴心,我腿脚不好,他们每天都送饭过来,饭菜又好吃又丰富,四菜一汤,一顿才五块钱,我都吃不完。”80岁的独居老人蒋荣青坐在家中,指着桌上热气腾腾的午餐笑着说。三个月前,她在厨房摔倒骨裂后,由何木森等6名志愿者组成的送餐小分队已风雨无阻上门服务两周,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在笔架山村,60岁以上老人占常住人口的85%以上。2024年9月正式运营的村老年食堂,成为破解养老难题、提升治理温度的暖心工程。食堂每日提供营养均衡的中晚餐,四菜一汤、主食多样,吸引了20余位老人前来就餐。象棋、围棋等娱乐设施更让食堂成为老人们的精神乐园。

  “只要群众满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何木森道出了服务团队的心声。他们的足迹延伸至周边三公里,为行动不便者送餐入户,为喜好热闹者提供接送服务,每月定期开展的理发、清扫、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图景在网格服务的细微处生动铺展。

  政策宣传、信息收集、矛盾调解、重点人群关怀……这些曾经千头万绪的基层事务,如今在网格内高效流转、落地生根,群众的满意度与幸福感如春潮涌动,持续攀升。

  “网格员就是老百姓的贴心人,我们始终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为基石、以多元共治为路径,成功打通了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最后一米。”汤家汇镇政法委员石英胜说:“当党组织成为治理主心骨,当民间力量成为治理参与者,基层治理就有了温度,群众幸福就有了刻度。”(本网记者 崔璨 黄雪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