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罗集乡:以公厕“小切口”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大民生"
农村公厕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窗口,更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基础保障。为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群众生活品质,裕安区罗集乡全面开展农村公厕摸排整改专项行动,以"查问题、抓整改、促提升"为目标,推动公厕设施从"有"向"好"转变,让"方便"之处更便民、更舒心。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摸排责任。为保障问题厕所摸排整治工作顺利推进,罗集乡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工作方案。乡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要求15个村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按照"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建立"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责任体系,确保"不漏一村、不漏一厕"。
聚焦问题导向,开展全面排查。摸排过程中,罗集乡创新采用"1+2+3"工作法:1支专业队伍牵头,采取"日查+抽访"2种形式,重点排查设施设备、卫生环境、管护机制3大类指标。特别针对兴隆村、松岗村等主干道重点区域的公厕。排查中,详细记录每一处卫生死角、每一项破损设施,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责任人,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效。将公厕管护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度考评。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坚持立行立改,对于损坏设施,安排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对卫生不达标的公厕,督促保洁增加清扫频次。同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形成整改闭环,确保公厕长期干净整洁、设施完好。同时结合"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发动群众参与监督,真正实现从"政府管"到"全民护"的转变,让民生工程持续惠民利民。
下一步,罗集乡将持续推进公厕长效管护机制,努力打造更加整洁、舒适、便捷的农村公厕环境,以"小切口"为着力点,解决群众身边"小事情",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沈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