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冲乡:把准为民服务“主旋律” 奏响群众幸福“和谐曲”
今年以来,石板冲乡以实干担当回应群众期待,以精准举措破解民生难题,生动诠释着“人民至上”价值理念。从“需求响应”到“服务升级”,从“保障托底”到“品质提升”,使每一个民生细节都落地生花,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以“需求导向”定基调,让服务触达“最末梢”。建立“零距离”需求收集机制,组织“三长”“网格员”以走一遍、见一面、问一问、聊一聊的“四个一”工作法,全面入户了解民情民声,定期对网格内重点人员、重点区域进行全面巡查。通过线上民意平台、“四有四必板凳会”等形式,让群众把急难愁盼摆在“桌面上”。同时,推行“民生项目清单化”管理,将就业、教育、医疗等诉求分类梳理,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现村民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
以“精准施策”强节奏,让保障覆盖“全领域”。在就业领域,搭建“政企校”用工对接平台,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同步落实创业补贴、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已组织参加线下“春风行动”招聘会1场,共有62人参加,5人实现“就业在六安”的梦想。社会保障上,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成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技能培训等方式实现就业10余人;对边缘易致贫家庭,通过“一事一议”灵活运用临时救助金,防止因突发困难陷入贫困。
以“品质提升”奏强音,让幸福成色“再升级”。石板冲乡在人居环境改善中,不仅完成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等基础工程,更注重文化内涵植入,如打造农家书屋、邻里议事长廊、远教文化广场,让村民既有“好住的房子”,也有“好逛的院子”。公共服务方面,推动“数字赋能”——上线“民生服务码”,集成社保、医保、公积金等查询办理功能,实现“扫码即办”;在政务大厅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啃“硬骨头”、专治“急难症”,用服务“温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以“共建共享”聚合力,让和谐音符“齐共鸣”。鼓励群众从“服务接受者”转变为“治理参与者”,通过组建“四有四必板凳会”“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让居民参与乡村管理、政策监督。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投身民生事业,如爱心企业认领“微心愿”、公益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多元格局。同时,挖掘基层民生典型,通过“最美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让为民服务的正能量广泛传播,凝聚起“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会共识。(陆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