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槐树湾乡:民生无小事 改厕进行时
近年来,金寨县槐树湾乡将改厕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机制、严格标准、强化管护等举措,推动农村改厕工作提质增效,让“小厕所”成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大民生”。
首厕验收制:以点带面严把质量关。槐树湾乡坚持“首厕过关”机制,以首个改厕工程为样板,逐村逐户开展验收,确保改厕质量达标。2025年3月,槐树湾乡在板堰村率先启动首厕验收工作,对照《金寨县槐树湾乡农村首厕验收表》,重点检查化粪池安装、排气管设置、厕屋建设等关键环节,确保“改一个、成一个、好用一个”。通过“首厕”示范,全乡形成标准化改厕模式,为后续工程提供技术和管理标杆。
技术赋能:全程监管夯实改厕基础。为确保改厕工程科学规范,槐树湾乡强化技术培训和过程监管。一方面,组织施工人员、验收人员开展专题培训,详细解读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政策要求,重点规范过粪管道安装、清掏口预留等细节;另一方面,建立“乡村干部包保制”,对施工各环节全程跟踪,从基础开挖到回填硬化均需签字备案,杜绝粗糙施工。
智能化管护:长效运维解民忧。为破解改厕后续管护难题,槐树湾乡依托金寨县“12351”智能化管护平台,实现粪污清淘、设施维修等服务的“一键响应”。通过该平台,农户可在线报抽、报修并反馈意见,乡镇服务站则快速调度清淘队、维修队上门服务。
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美丽家园。槐树湾乡注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引导,推动改厕从“政府推”向“主动改”转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入户讲解政策,发放“改厕明白纸”,并利用广播、标语等营造氛围。同时,尊重农户意愿,因地制宜选择三瓮式化粪池、联户联建等模式,确保厕所“进院入室”、使用便捷。
长效机制:统筹治理助力生态振兴。槐树湾乡将改厕与农村污水治理统筹推进,探索粪污资源化利用路径。对集镇周边村庄,通过延伸污水管网实现集中处理;对分散农户,引导粪污就地还田或用于“五小园”浇灌,形成“厕污共治、生态循环”模式。此外,通过“老党员+监测户”公益岗位聘用模式,落实日常维护责任,确保设施“有人管、有钱修、有制度”。
从“首厕过关”到“每厕过关”,从“改厕提质”到“管护增效”,槐树湾乡以改厕为切口,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跃升。未来,槐树湾乡将继续深化改厕成果,探索更多生态宜居的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