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白莲花开分外香——霍邱县白莲乡大力整治人居环境侧记

编辑:高方勇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55 次 发布时间:2025-03-19 16:33:45 【字体:

  宽阔整洁的道路、碧波荡漾的河塘、景色宜人的庭院……近日,霍邱县白莲乡,随着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沟塘渠、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吹响了人居环境整治“集结号”,全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要敢于动真碰硬,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作为‘一盘棋’工程协同推进、作为‘一场硬仗’攻坚克难,不断营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浓厚氛围,确保如期如实完成各项整治任务。”在3月8日召开的推进会上,该乡党委书记李真底气十足地说,“我们要充分运用好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各村人居环境‘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不断刷新乡村颜值,力争年底实现‘全域干净’的工作目标”。

  坚决打赢人居环境整治第一仗,这是白莲乡广大干群的铿锵誓言。各村围绕“控源截污”强化源头治理,围绕“强基补短”强化能力提升,围绕“清乱治患”强化治理成效,确保全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初春时节,白莲乡珍珠村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农家小院、别有景致,俨然一个世外桃源。“珍珠村能有今天的变化,得益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开展。大家都在干,我深受感动。”该村闸口村民组张继才说出了心里话,他不仅参与了村里每月的志愿活动,还主动加入了每月两次的专门清理环境卫生队伍,荣誉感显著增强。

  “我们村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发了15个公益岗位,利用双休日,统一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检查、评比等行动。”该村党支部书记庞瑞超告诉记者,每个村民组配备1名保洁员,村内建有1个生态美超市,建立垃圾兑换积分制度,宣传引导村民用生活垃圾兑换生活日用品。动员群众自觉清理房前屋后废弃杂物,拆除户外自建棚舍,因地制宜发展“五小园”庭院经济,通过评选“清洁文明户”“美丽庭院”等方式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整治后的中心村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同时,新建了村内主次干道和入户道路,建成了文化广场和百姓舞台,整治了河塘沟渠,完成了绿化亮化工程,完善了党群服务中心各项功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该乡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搞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同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每月“创先争优”点评日,号召党员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村广播喇叭循环播放环境整治宣传音频、印发倡议书10000余份、195名党员志愿者深入农户宣传。通过不断地对群众宣传引导,激发其内生动力,努力让全乡上下把环境整治变成自发自觉行为,从而逐步让广大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人居环境整治不仅仅是扫扫地、捡捡垃圾,加大投入改善硬件是根本性的措施。近年来,该乡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投入1500余万元重点打造28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惠及群众5000余户,投资2800余万元将全乡九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省级美丽中心村。在全乡范围内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坚持一把扫帚扫到底,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全覆盖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投入172万元用于农村垃圾治理项目,实施2700余座户厕改造,评选环境整治文明清洁户和最美庭院213户。投资近5000万元的白莲安置房和投资4000余万元的牛集安置房正如火如荼建设中,着力改善居住生活环境,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了描绘乡村振兴美好画卷,该乡突出点面结合,打造宜居村庄。结合土地增减挂项目,拆除32个村庄并实现复垦。对全乡100%以上村民组全部实现入户道路硬化提升,路面平整畅通,真正实现“户户通”。同时,注重“线”上延伸,完善配套设施。对白莲、牛集两街道路面实施了“白改黑”,把30余公里村级主干道全部实现沥青路面,打造乡内“十五分钟”工作生活圈。安装了几千盏路灯,让主干道“亮起来”,种上了紫薇、石楠、香樟、桂花、月季等苗木花卉,让道路沿线“美起来”、“香起来”。

  白莲乡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树立“美丽白莲是我家,环境整治靠大家”“村庄整洁我光荣,环境肮脏脸无光”等集体荣辱观,构建立体整治格局,同时,每个村每周通过“美篇”制作一期图文并茂的宣传公众号,对卫生保洁优良户予以表扬,对家庭环境脏乱差的农户予以曝光,群众反响很大,越来越多群众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

  环境美了,返乡创业就业的群众也多了起来。一位村民说:“我从全乡转一圈,不仅觉得各个村组道路变宽了变平了变美了变香了,身心也觉得舒坦畅快,一点不比城里差了,这越来越好居住环境,让俺回到家就不想出去了。”“对标任务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出道路两侧抓清理、突出乡容村貌抓整治、突出河塘沟渠抓管护,全力以赴推动该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该乡的分管同志说。

  目前,白莲乡举乡而为,上下联动,不断增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责任心,充分认清整治与群众期盼,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真正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村美,努力让居民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张正武 本报记者 徐有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