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余晖映“朝阳”
“孩子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拥有的美好,努力学习,不负韶华。”近日,红色法治进校园活动走进霍山职业学校,全国“最美五老”、霍山县关工委主任邵必贵作专题宣讲报告。台下的同学们认真听讲,掌声热烈。
近年来,该县关工委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想、尽关工委所能”,主动担当作为,凝聚“五老”力量,全力打造特色关工品牌,把真情和大爱奉献给关心下一代事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先后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10多项荣誉。
红色宣讲“声”入人心
“想一想祖国发展史,珍惜今天好时光;想一想祖辈革命史,坚定信念心向党;想一想个人成长史,永远感谢党培养……”邵必贵以他家祖辈两位烈士三位红军连续四代五人从军的红色家史,以“三个想一想、永远跟着党”为题,20多年来义务宣讲400余场次,受众20余万人次。
为充分发挥“五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该县积极引导“五老”当好传承红色基因的“活教材”,努力把红色故事讲鲜活,把党的革命史讲透彻,把远大理想讲明确。广大“五老”宣讲员常态化开展红色宣讲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同时,该县还坚持17年不间断召开假期霍山籍大学生返乡座谈会,勉励他们刻苦学习、增长才干,树立“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家国情怀。
“宣讲很精彩,让人心潮澎湃。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坚定理想,踏实学习,不断增强本领,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霍山职业学校学生何欣妍表示。
现如今,一个拥有500多人的“五老”红色宣讲团,活跃在该县乡村和学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努力让红色文化教育融入青少年教育之中,使红色血脉不断滋养着老区人民奋勇前行。
法治教育护航成长
除了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该县关工委创新工作方法,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升青少年群体的法治素养,让法治宣传教育“走新”更“走心”。
该县积极运用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主题法治征文比赛等形式,上好中小学法治课,将法律知识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学习教育中。邀请学生参观12309检察服务大厅、看普法短片、听普法讲堂、参加旁听庭审等,连续8年组织中学生到县看守所开展法治警示教育,沉浸式体验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法律的威严。
据悉,该县关工委先后带领120多名法治副校长、法律志愿者和160余位“五老”报告员,到各中小学校和重点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开展普法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报告300余场次。
关心关怀温暖前行
在霍山县,温暖而有力的关爱行动一直在展开,“五老”群体活跃在各个角落,为当地关工工作增添亮色,助力青少年茁壮成长。多年来,该县广大“五老”主动参与“一对一”帮教服务活动,坚持心理疏导、矫正回归、就业融入“三到位”。
同时,建立留守、重病、重残等特殊困境未成年人关爱救助机制,扎实开展以“关爱青少年,健康伴成长”为内容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为青少年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抚慰、关爱保护等专业服务。年过八旬的徐自毅老先生帮扶该县下符桥镇的一对孤儿,先后筹措7万余元抚育两个孩子。如今,孩子已大学毕业,自立自强。邵必贵同志带头将20年来的各类奖金全部捐赠给困难儿童,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勤奋学习。
在全力做好关爱帮扶的同时,该县注重加强与社会团体和爱心企业的联系,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助学助困。坚持定期组织农村学校学生暑期赴大城市开展夏令营活动,让大山里的孩子们走进大城市开眼界、见世面、长知识。(胡国巽 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