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健康园地】从“柳叶刀”到消融针 ——皖卫附院普外五科开启影像导航微创新时代

编辑:杨庆云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49 次 发布时间:2025-02-21 09:32:21 【字体:

  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有一支以“微创”技术闻名的团队——普外五科:这里没有传统手术刀的创伤切口与操作,取而代之的是细如发丝的射频针在影像引导下精准穿行;这里没有漫长难熬的康复期,患者术后24—48小时便能回归生活轨迹……近年来,在科室主任曹志国带领下,团队用“毫米级”的微创技术,为甲状腺结节、肿瘤患者以及疼痛患者开辟了介于保守治疗与开放手术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

  15分钟“针尖起舞”除隐患

  “很长时间我都陷在即将要做手术的恐怖与焦虑中,没想到在市二院普外五科,一根针轻松解决了所有问题。”今年50岁的徐女士摸着颈脖,仍觉得不可思议。两年前,她在体检中发现患有甲状腺结节,从最初的5mm发展到9mm,穿刺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面对传统手术需要切除部分腺体、终身服药的困境,她内心无比恐惧,直到前不久,她在朋友的介绍下,了解到市二院的射频消融术。

  “我们的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在2023年底就开始开展了,主要针对一些长期存在的甲状腺结节,以及早期癌症,消融术过程无痛苦、无疤痕、不需全麻、创伤小、恢复快,病人满意度高。”科室主任曹志国介绍。

  手术室内,超声探头精准锁定病灶,射频针在曹志国主任手中如绣花针般轻盈。随着屏幕上的结节区域逐渐变暗,仅仅15分钟,这场没有切口、无需全麻的“战斗”悄然落幕。术后徐女士就可以正常进食,无明显不适症状,术后第2天复查超声无明显异常,在家属的陪同下,徐女士便出院了。

  “太不可思议了,手术过程中,只有局部麻醉的时候有点疼痛,几乎没什么感觉。”徐女士对射频消融术非常满意,出院后无需任何用药更是让她如释重负。

  据悉,经皮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肿瘤治疗新方法,是在超声引导下将消融电极经皮精确穿刺进入病灶内,通过射频针产生高温作用引起病灶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最后坏死组织被机体吸收,从而达到微创局部灭活病灶的目的,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效果。

  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

  术后半小时走回病房

  新春伊始,在裕安区新安镇一家豆制品作坊里,41岁的张女士正利落地搬运着刚出锅的豆腐。谁承想两个月前,她的小腿还爬满“蚯蚓”。因工作属性,多年前张女士就患有下肢静脉曲张,夜间常被抽痛惊醒。作为需要长时间站立的从业者,她对“开刀抽剥”的传统术式望而却步,直到听说有“无刀口”的射频消融技术。

  “去年下半年通过短视频及网上咨询,得知现在有局麻微创手术,叫作大隐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可以在术后24小时内出院,几天就能恢复工作。”对张女士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但目前这项技术在江浙沪一带开展成熟,经多方打听,她意外得知皖卫附院(市二院)普外五科开展该类手术近五年了,张女士兴奋地赶到该科室挂号就诊。

  治疗当日,局部麻醉的张女士几乎清醒地感受整个消融全程:超声引导下,射频导管沿大隐静脉缓缓推进,血管壁在60℃热效应下完美闭合。“就像给漏水的水管做热熔修补。”曹主任的比喻让患者会心一笑。术后不到1小时,她竟自行走回病房,丈夫误将术后的她认作旁人的趣事,成为病房里的温馨插曲。

  “我院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自2021年开展以来,积累了大量的患者好口碑,并且治疗费用较传统术式降低40%,且比江浙沪同等手术治疗费用普降50%以上。”曹志国介绍,截至目前,科室已经完成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等多种静脉曲张微创手术近千例,复发率几乎为零,真正实现了“早治疗、早回归”的现代医疗理念。

  腰椎间盘联合消融术:

  1毫米穿刺孔终结腰突之痛

  年前,65岁的解先生弓着腰走进诊室的画面,令康复五科的医护人员记忆犹新。持续多年的腰突病史让他的右腿麻木如灌铅,连上卫生间都成煎熬。在保守治疗无效后,医疗团队为其制定了“CT引导下胶原酶靶点注射联合射频消融”的个体化方案。

  手术采用两项核心技术协同作用:首先通过CT精准定位,将射频穿刺针送达椎间盘突出部位,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的60-85℃可控温度,使突出的髓核组织发生蛋白凝固、体积回缩,同时修复破损的纤维环。随后在突出物附近注入胶原酶溶液,这种生物酶能特异性溶解突出的椎间盘胶原蛋白,持续分解压迫神经的突出组织。

  “这种微创联合疗法兼具快速镇痛与长期疗效——射频消融能立即降低椎间盘内压,而胶原酶可持续溶解突出物。特别适用于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压迫、保守治疗无效的中老年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仅需局部麻醉,穿刺孔不足1毫米,患者术中保持清醒且无痛苦。相较于传统开刀手术,该方法还避免了脊柱结构破坏,将感染风险降至0.34%,且治疗费用降低约60%。”曹志国说,这对那些长期饱受疼痛折磨、惧怕手术风险且担心费用过高的患者来说,确实是个福音。

  当CT引导下的射频针精准抵达腰4-5椎间盘时,老人突然惊呼:“有股热流在腰里窜,但痛感消失了!”距离消融术已经过去两周时间,如今的解先生已能挺直腰板晨练,行走功能已经完全恢复。

  据悉,市二院自开展此项技术以来,已完成近百例治疗,穿刺成功率保持100%,三个月随访优良率达94.2%。对于那些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这种无需破坏脊柱结构的微创术式,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作为省‘十三五’重点专科,我们既要追求技术突破,更要让基层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射频消融技术创新与开展的背后,是一群人、一个团队的协作和坚守。曹志国作为血管介入领域的开拓者,如今带领着12人医疗团队(含7名高级职称专家),每年完成近1000例微创手术。从甲状腺到静脉血管,从腰椎间盘到肿瘤病灶,普外五科用“毫米艺术”诠释着医学的温度。正如他常说的:“微创不只是技术革新,更是对患者尊严的守护——让治疗少些创伤,多些体面。”在这条“以针代刀”的创新之路上,他们正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医者仁心。(记者 谢菊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