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街道:“三个融合”构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
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如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不断涌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一群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市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着力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构造“友好场景”,让他们在城市中感受到家的温暖,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
空间融合,共享多功能阵地,打造“温馨歇脚地”。中市街道充分整合各类资源,一方面街道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暖蜂驿站”进行优化改造。原本功能相对单一的党群服务中心,增设了专门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区域。比如,设置了宽敞舒适的休息区,配备了干净的桌椅,还提供免费的饮用水、便捷的充电设备等,让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在送单间隙缓解疲惫。另一方面,街道积极联动辖区内的商圈等场所,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避暑、取暖等服务。这些举措真正实现了空间的共享与融合,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城市对他们的关怀与接纳,增强了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服务融合,满足多元化需求,编织“贴心服务网”。面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多元化的需求,中市街道通过多种服务的融合,全方位保障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例如,结合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围绕“冬日送温暖”“夏日送清凉”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新业态群体送上解暑药品、防蚊虫物品、腊八粥等;同时开展暖“新”关爱阳光便民服务,向新业态群体提供义剪、义诊、缝补,并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医保政策及反电诈等知识,通过志愿服务的有机融合,切实满足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各种需求,真正把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工作落在实处。
思想融合,拓宽多维度学习,凝聚“发展强动力”。思想引领对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具有重要性,加强宣传引导是第一步,街道通过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加政策宣讲会等活动,向他们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他们了解自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开展技能培训类宣讲,通过播放外卖送餐员交通安全警示片,普及交通安全理念,引导外卖小哥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并有针对性地为新就业群体开展医疗救护知识讲座,增强其急救自救能力,从而为新就业群体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切实将服务送到“新”中,暖在“新”间。
下一步,中市街道将继续通过空间融合、服务融合和思想融合这三个方面,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大局,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注入“新”的活力。(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