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开发区奏响协同发展“交响曲”
金寨经济开发区聚焦提质扩量增效,积极构建“产业+区域+要素”的协同发展模式,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注重产业协同。坚持一盘棋思想,积极搭建交流平台,组建商会,成立产业链党委,加强交流,积极探索资源整合新模式。促进辖区企业强强联合,量子通科技与新联合众、名泰电声等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力促雅迪、鸿日采用本地电池产品。强化新能源电池行业产业合作,畅通供需对接,围绕新能源产业电池正负极、隔膜材料等进行配套,推动龙头企业与本地新材料企业深化协作,提升新能源电池产业本地配套率,大力提升产能,目标把金诚储能项目培育成百亿元企业。依托雅迪电动车、鸿日机车等链主企业精准招商,全力打造国内最大的电动机车制造基地,新能源动力机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推进园区协作。抢抓上海对口帮扶、青浦区对口合作等机遇,成立金寨青浦共建合作领导组,建设“金浦产业合作园区”,2023年选派6名干部前往青浦工业园区跟班学习,今年选派一名干部赴青浦区财政局挂职。加强产业合作,引导辖区企业积极融入青浦工业园区汽车零部件、大健康、新能源等产业,雅迪机车与上海安乃达、上海竞帆鞍座进行产业链合作。近年来引进建尘阀门、金属新材料、橡润食品等项目落户,今年引入3D打印不锈钢铸造项目,开发区被青浦区政府授予“长三角女性创新创业友好园区”。深化企业与上海市、合肥市科研院所产学研用合作,推进“飞地”模式,力促更多成果在老区落地转化。
坚持要素协力。创新引领,实施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今年发放科技创新奖补资金300余万元。工业园区企业间协同高值高效利用无废园区模式入选工信部“无废园区”典型案例,“金梧桐”创业园成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型智慧园区通过省级评审。强化规划引领,鼓励“上天入地”拓空间,建设多层厂房,在厂区内建设高架桥,提高二层以上厂房利用率,持续开展低效用地“一企一策”精准整治,今年完成522亩闲置低效用地和僵尸企业盘活工作,保障土地供应。优化金融服务,开展信用示范园区创建、“北交所”资本市场培训,协调六安市融资担保公司作为“园区贷”担保方,授信资质进一步提高;畅通银企交流渠道,常态化开展政企银对接,通过链式微循环贷、科担贷、订单贷等方式助企融资3亿元。(李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