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镇:擦亮“小北来了”党建品牌,激活基层治理“三力”
今年以来,城北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全新模式,创建“小北来了”党建品牌,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员作用和创新工作机制等举措激活品牌效力,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活力。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红色向心力”。城北镇始终把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将“小北党校”打造成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党委书记任党校校长,分管专职副书记任常务副校长,组织委员任业务副校长,科学设置班次安排、课程设置、培训对象、学时学制等,确保教育培训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坚持因地制宜、规范节俭原则,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机关会议室等场地资源,灵活纳入党校活动阵地使用,结合课程需要,把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作为现场教学点,把典型经验现场变成课堂,让理论学习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创新推行“党建+”模式,通过“党建+理论宣讲”、“党建+案例展示”等生动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注重开发本地实践课程,聚焦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实际需求,邀请返乡务工经商能人、技术能手、“土专家”“田秀才”现场开课,让课程“沾沾土气”、“接接地气”,多渠道、全方位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技术本领和服务水平,极大地便利了党员们的学习与参与,让党课成为指导实际工作的有效工具。此外,还邀请本地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选派村“第一书记”、先进模范人物、老党员等担任兼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特别邀请省市委党校及其他部门的专家学者担任特邀教师,充分发挥党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的作用,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发挥先锋作用,注入“红色号召力”。创新“党建+先锋指数”模式,组织党员干部在工作与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实施“先锋指数”积分管理与当前重点工作、干部年度测评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日常工作积分、民主评议积分、荣誉表彰加分和一票否决清分的“先锋指数”综合考评体系,以日常行为积分和民主评议积分“铸魂”,荣誉表彰加分“赋能”,一票否决清分“纠偏”,动态管控,严格考评流程。“先锋指数”积分情况将作为民主评议、评优评先、考评奖惩的重要依据。以“先锋指数”为着力点,面向全体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群体开展“小北来了”系列活动,秉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评选出政治素质优秀、工作业绩突出、工作作风优良、表率作用显著的先进岗位或个人并给予先锋指数积分奖励。“先锋指数”引领“小北帮您办实事”“岗位技能大比武”等主题活动,先后创新实施了“小北先锋岗”、“小北”摄影作品征集、“书香小北”公文写作技能大比武等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党员”“文明先锋”30余人,给予先锋指数积分奖励并颁发“北极星”奖杯,以此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积极性,切实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这些先锋工作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红色号召力”。
创新志愿服务,增强“红色源动力”。打造“小北同行”志愿活动品牌聚“为民服务”热能,党建引领志愿力量下沉网格,贯彻落实“3+1+N”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将网格打造成为聚合组织、链接资源、服务民生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小北来了”旗下五支志愿服务队及各村志愿者、在职党员等网格志愿力量,依托“12345”、“小北和您唠唠嗑”活动等机制载体,与居民之间架起“连心桥”,进一步打造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实现民情民意全收集、民生诉求全掌握、为民服务全方位。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科技助农、政策宣讲、健康义诊、法律援助等方面,不断提升“小北来了”志愿品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能力。开展“小北帮您解难题”志愿活动,设计发放“小北党群服务联系卡”,聚焦低保户、边缘户、老年独居户等重点人群,逐户发放印有党支部地址、包片干部电话、燃气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的联系卡片,将小小联系卡变身为民服务的“贴心卡”,履职尽责的“承诺卡”,成为“为民办实事”反映诉求、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有效促使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小北同行”志愿服务践行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展现担当作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红色源动力”。
下一步,城北镇党委将继续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小北来了”党建品牌引领下,找准发展定位、凝聚党心民心,开启城北镇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篇章。(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