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中市街道:“小网格”推动“大党建”

编辑:吕梁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26 次 发布时间:2024-09-11 16:47:56 【字体:

  网格是基层的“神经末梢”,“末梢”是否“脉络畅通”,决定了社区治理的“时度”“效度”。针对小区新、人口多且集中等基层治理问题,特别是安全风险大、难度大等实际情况,中市街道油坊桥社区坚持网格“塑形”、党建“铸魂”,以党的组织体系重构优化网格治理体系,坚持“1+3+N”发散式网格工作模式,由社区党总支牵头,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具体经办,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一张网”建设,着力构建“人往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机制,推动政务、事务、服务“三务融合”,大事、小事、难事“事事可解”,基层大党建、大综治、大服务“良性互动”,打通了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最后一米”,在安全稳定、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强化组织领导,提升网格“高度”。将实施网格化管理作为基层党建的首要工程,切实落实党总支书记抓网格工作责任,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社区网格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建立社区党总支、小区及非公党支部、楼道邻管家三级网格化管理机制,出台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规范性文件,明确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一级网格长,社区干部、小区及非公党支部书记担任二级网格长,企业单位干部职工、居民志愿者、物业管理人员等担任第三级网格的“点位长”“区域长”“楼道长”,确定网格人员组成,完善网格化治理体系。同时,实行社区党总支班子成员包联包保网格推进机制,定期召集各网格长统筹调度网格工作情况,了解工作进展,深入开展网格重点任务“擂台赛”,通过比一比、晒一晒、亮一亮,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全力推进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构建三级体系,拓展网格“深度”。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和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对安全防范、应急管理、矛盾化解、党群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综合研判,按照居民住宅、商业综合体、医院、广场及农贸市场等不同服务对象,完善党建统领“一张网”,建立精准管用的“三级网格”体系,其中以社区为一级大网格单元,二级中网格5个、三级小网格16个,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按照“边划分网格、边赋码编号、边绘制地图”原则,绘制网格地图,定网、定位、定人、定责,建立各级网格微信群,让群众对自己所在网格和联系人一目了然,形成分级管理、层层联动、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工作体系,确保网格管理全域覆盖、不留空白,牢牢托住基层治理“底盘”。

  发挥党员作用,增强网格“力度”。以“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构建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党支部三级联动组织体系,针对“格好划、人难选、人好填、作用难发挥”的问题,深入实施党建红色网格工程,将每名党员固定在网格中,使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切实推动各类人才充实进网格,有效发挥社区干部、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党员关键主体作用,凝聚多方合力,服务奉献在网格,全面打造稳定性高、执行性强、政治素养好的网格员队伍。同时,将综治维稳、应急处突、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消防安全等工作延伸嵌入三级网格,重点围绕社会调解、文明创建、“门前三包”、环境整治等基层治理中心工作,把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的各项职能全部分解到网格、管理在网格,提升网格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通网格化服务管理“最后一米”。

  落实责任举措,提高网格“精度”。完善网格员常态化下沉网格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网格微信+吹哨报到”指挥工作体系。二级、三级网格员发挥“人头熟、地头熟”优势,将网格内所有居民全部纳入微信群,进行台账式动态管理,随时入户走访了解实情,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有效发挥了社情民意“传声筒”、安全生产“吹哨人”、基层矛盾“减压阀”等作用。坚持边管边治,强化“网格化管理+工作专班”模式,到点到户对精神障碍患者、困境儿童、孤寡老人等群体进行全面摸排,深入排查特殊群体管控、邻里纠纷、民生保障等方面情况。截至目前,各网格共排查化解生产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网格事件33件,将一般性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

  实行共联共治,延展网格“宽度”。坚持以“一抓实两促进”工作机制为指导,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以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为支撑,以共建单位、辖区非公党组织、“两新”群体等为补充,建立“1+3+N”工作机制,构建党建、群建、社建“三建协同”治理体系,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居民矛盾纠纷,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决策,一般问题由居民自治处理、重点难点问题请网格长协调处理,实现网格提事、居民议事、社区决事,并积极吸纳老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退役军人、居民代表、返乡大学生等群体参与志愿服务,让网格内各种资源活力充分释放,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工作格局。(韩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