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集镇 “救急难”互助社纾群众临时之急
裕安讯 为进一步解决群众突发性、暂时性“急难愁盼”问题,裕安区徐集镇以保障民生为主线,立足当前实际,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建设,用心、用情、用力稳步推进临时救济工作落实落细。
建立机制,压实工作责任。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建立“救急难”互助社相关要求,落实“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健全完善运转机制,每村均成立“救急难”互助社。定期召开“救急难”互助社工作推进会,统筹、部署各村“救急难”工作开展,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村干部登记、备案、救助工作能力。按照网格化责任划分,网格员对各自责任区域内的遇困群众进行摸排登记,确保及时将救助政策送到遇困群众身边。
积极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运用政府网站、微信、宣传栏、横幅、“板凳会”等“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对“救急难”互助社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宣传救助对象申请条件、申请流程、救助种类,提高群众对“救急难”互助社的认识。积极引导党员、大户等社会力量加入“救急难”互助社,扩宽救助资金来源,夯实救助队伍建设,根据个人条件不同,优化救助资源,不断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志愿活动。
有序推进,保障工作质效。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积极筹集“救急难”救助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及时将资金收入、支出等详细信息通过多种途径公开公示,确保每一笔救助资金用到实处。紧紧围绕遇困群众救助需求,以“个人申请+走访排查”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临时救助名单,快速解决群众临时性、突发性困难,实现精准救助、快速救助、暖心救助,打通群众救助“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徐集镇村级“救急难”互助社共救助21人,打卡发放救助金21000元。(姜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