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城北镇:趟出基层善治“新路子”

编辑:杨庆云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8-19 15:22:29 【字体:

     本网讯 今年以来,金安区城北镇坚持“用真诚叩开群众心门,用耐心化解矛盾纠纷”的理念,通过建立“老乡调解室”、网格“吹哨调解员报到”、“网格+调解”等调解模式,在创新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走出一条多元化调处矛盾纠纷的善治“新路子”。

  “老乡调解室”,情解群众“疙瘩事”。不少基层矛盾纠纷是为了争面子、赌气,对于此类邻里矛盾纠纷,该镇充分发挥村委成员、网格员、五老、乡贤等在民意征集、矛盾调解、诉求解决等方面的经验、威望优势,搭建“老乡调解室”。瓦屋台村村民沈某被同村的周某家的狗咬伤,两人因为产生的医疗费用陷入了争执。村委邀请了一位有威望的退休老干部来做双方思想工作。老干部从法律权益、乡里情谊等方面入手,先是“背对背”引导双方情绪稳定,等意见接近时,再让双方“面对面”,避免了情绪对立和矛盾激化,帮助矛盾“就地化解”。

    “吹哨调解员报到”,共解群众“为难事”。前不久,城北镇接区交办的一起劳务合同纠纷,田某于2022年开始在祝某手下做瓦工,至今一直剩余2万元工资未兑付给田某某。欠薪案件涉及人社、司法、综治等多个部门,城北镇当即启动调解“吹哨报到”机制,组建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针对该案件建立矛盾联调机制。先由镇人社所联系原告田某,东城村联系被告祝某,反复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后将田某、祝某约至城北镇综治中心,明确案情及争议焦点,共同协商解决方案。调解现场司法所干部释法明理,从督促及时兑付欠款这个基础问题入手,对被告进行法律宣传教育,最终在工作专班的联合调解下,纠纷得以化解。截至目前,城北镇已成功调处5件诉源治理交办件,其中涉及买卖合同纠纷3起、劳务合同纠纷2起。

       “网里”巧妙解矛盾,“格内”和谐化纠纷。为拓宽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思路,城北镇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坐堂问诊”变为“上门巡诊”,主动走到网格内,把人民调解工作搬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按照现场了解、登记、调解、签订调解协议书等一系列流程,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优质高效的调解服务,形成“未诉先办”和“网格报告、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多级联动制度,扭转信访后、投诉后再跟进化解的被动局面,通过基层网格动态掌握矛盾纠纷,进而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化解。社区在解决基层纠纷过程中,也会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居民法治意识。2024年以来累计入户走访5200余家,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号召各村开展电话访问宣传5500户。(刘广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