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巩固成果再出发 接续奋斗促发展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45 次 发布时间:2024-07-15 10:32:19 【字体:

6eb85bb5fa2d4db3ac182d5c8809176e.jpg

江川(右一)在河镇村走访群众自建房旧房翻新进展。

  时光荏苒,杭埠河蜿蜒流淌,见证了我在舒城县城关镇河镇村驻村帮扶道路上的努力与成长。

  自2021年成为全市第八批选派干部的一员,我始终坚守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征途上,取得了一定成效,荣获全省第八批优秀选派干部标兵的荣誉。

  强党建聚合力

  作为驻村干部,从办公案头到田间地头,从机关公务到基层村务,业务能力要从零学、工作方法得学着干。为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我紧紧围绕“脱贫、三农、振兴”关键词,熟悉政策法规,掌握工作规范,明确职责要求,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驻村帮扶的生动实践。

  坚决贯彻落实好市局党组和镇党委政府关于驻村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工作部署,确保学习与实践相互促进不脱节、完成任务不打折。期间,我完成全村基础情况和产业发展等3篇调研报告,主持党课教育11堂次,帮助培育发展党员2名。

  驻村伊始,组建市局机关与帮扶村党建联盟,实施“八项行动”,开展“五联创建”活动。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的思路,紧紧围绕“千村引领、万村升级”活动,强化学习讨论,努力将村务日常与帮扶工作协调一致。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健全村务公开机制,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增强组织战斗力。

  充分发挥好“党建+”辐射带动功能,积极开展村民(村民组长)议事会、技能培训班、退役军人和妇女专题会、宗教议事会,不断增进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凝聚起全体村民共筑美丽乡村建设的梦想追求向心力。

  强基础促发展

  在不断完善村基础设施规划中,扎实推进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完善农田水利。三年来,完成村主干道2.65公里“白改黑”升级工程;对3000多米的村组路面进行水泥硬化;修建4条标准化沟渠共1700多米(配套新建平板桥1座);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完成沟渠清淤2600多米,当家塘清淤2口,抗旱井建设30口;结合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完成3公里沟渠清理整修,5.2公里道路环境整治。

  深入开展产业实地调研。通过与村老干部、老党员、乡贤能人的走访座谈,共谋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思路。带领村干部和种植户代表先后12次深入种植和特色养殖产业基地开展学习调研,组织开展中草药特色种植、小黄姜种植加工、特色养殖产业的论证试验,完成128K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一项,为产业振兴发展奠定基础。2024年,村集体经济将突破50万元。

  强民生促和谐

  针对全村27户脱贫户、1户监测户,在不断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基础上,定期开展联系随访、入户走访,加强解难纾困、就业引导力度,保证劳动力稳定就业、脱贫户稳定增收。持续做好低保户和因病特殊困难人员的帮扶,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困难。做好对特殊群体的走访慰问,适时开展老党员、退役军人、留守儿童等人员的走访慰问,及时给予帮助服务。全村教育补助、信贷帮扶、产业帮扶措施落实有效。三年间,举办专业种植技能培训班2期,引导就近就业156人次,全部脱贫户的家庭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其中有4户脱贫户已被确定为稳定脱贫户。

  针对村务历史遗留问题,在争取镇领导和部门业务工作支持和帮助下,疏导工作难点,纾解矛盾堵点。有效化解信访矛盾2件,协调处理邻里纠纷、解决村民关于道路建设等问题16件,完成村民房屋整修整治10户、厕改82户,安装太阳能路灯33盏,化解群众急难愁盼事,努力营造了全村团结和谐氛围。

  凡事过往,皆为序章。村边的杭埠河奔流不息,站在新的起点,融入第九批驻村工作队伍,我将继续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江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