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六安】“党小组”设在村民家
“七一”临近,6月24日一大早,裴克全就忙着收拾位于自家客房的“会议室”,迎接即将到来的党小组活动。
裴克全是舒城县高峰乡西港村的一名党员,自从他家门口挂上了“党小组活动室”的牌子,他就又多了一个身份——党小组活动室管理员。每次开展活动前,他都会提前打扫好卫生、备好茶水,准备着与其他几名党员和村民代表共商党小组大小事务。“党小组活动阵地设在我家,我和家人都觉得特别光荣。”裴克全告诉记者,每次路过活动室时,看上一眼,都觉得十分自豪。
而像这样的党小组活动室,在西港村还有4个,同样也设在其他几位党员村民家。为什么要把党小组活动阵地设在村民家中呢?西港村党支部书记裴学宏介绍,之前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再加上党小组没有固定的场所,导致出现党员学习、活动开展不规范,个别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等现象。将党小组活动室设在党员村民家中,对农村党员实行“小班化”管理,并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党员自身优势特长设岗定责,包括和事调解员、政策宣传员、文化活动员、乡风推进员、环境保护员等,真正实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随机走进一个党小组活动室,记者看到,学习书籍、办公桌椅配备齐全,党的宗旨、党的纪律、党员权利、党员义务、活动制度等张贴在醒目位置,党小组每位党员的照片和姓名也一目了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挥党小组活动室阵地是基层社会治理‘第一关口’的作用,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让村民主动投身到乡村治理建设中来,广泛研讨、群策群力,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从而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裴学宏说。
“党小组活动室建成后,党员开展学习方便了,参与活动积极了,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强了,村级各项工作进展也更顺利了。”裴学宏说,“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好党小组活动室平台,把它打造为党小组开展活动的‘好阵地’、党员学习政治理论的‘好课堂’、村民群众建言献策的‘好平台’、党员服务群众的‘好驿站’,进一步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路径。”(记者 黄雪彦 崔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