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罗集乡:科技特派助粮丰,提质增效在行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乎人民福祉、民心所向,关乎国家安定、社会稳定,关乎民族复兴、强国建设。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粮食生产和农业的支持;推动“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科技的引领作用。作为农业大乡,为推进多种粮、种好粮,服务好粮食生产工作,裕安区罗集乡积极组织动员全乡科技特派员,下沉到村、解惑到户,全方位、多举措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生产服务作用,为助力完成全市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贡献科技力量。
抓好宣传推荐,科学选种备种,引导规模经营。罗集乡提早谋划、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农户科学选种备种,推广良种良法,认真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在生产用种关键时期,大力宣传良种良法技术,引导农民正确选种,指导农民科学用种,努力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对近年来发生过用种纠纷的问题品种,提醒经营者备种时谨慎选择,保证农户用种安全。罗集乡积极动员全乡15个科技特派员及农业相关工作人员大力宣传推荐裕安区 2024年水稻主导的8个品种,推荐的同时向农户讲解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抓好示范推广,科学减损增效,推动农技革新。积极推广机械化水稻育插秧,切实提高秧苗质量和育秧效率,依托罗集乡育秧工厂,开展机械化集中式育秧,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育插秧专业人士等新型主体的主导作用,大户带动散户,逐步扩大机插秧水稻覆盖面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树立“减损就是增产”意识,在夏收环节,组织科技特派员及乡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60余次,对夏粮机收减损技术进行宣传讲解,使机手、农民充分掌握技术要点,引导农户和农机手因地制宜选择收获时机、适合机具和机收方式,千方百计减少损失。
抓好服务指导,科学防控虫害,确保田管到位。罗集乡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提前谋划、提早部署,高质量防控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病虫害防控技术服务指导组,点对点为15个村提供技术指导;加强技术服务,组织科技特派员下沉到村、走访到户,指导农民因地因苗施策、科学分类管理,做到合理肥水、科学防控病虫害,确保田管措施落实到位;加强统防统治,积极发挥“撬动”作用,聚集更多社会资金、资源投入小麦“一喷三防”等相关工作,全面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抓好科技培训,科学指导教学,强化农民技能。为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罗集乡建立了由基地及合作社组成的农技联络群,科技特派员采用电话、微信等沟通方式,为群众提供各类农业技术指导。针对农民群体,根据节令在课堂上传授农业技术的同时,邀请农业合作社“土专家”和科技特派员进行现场教学;而针对个别农民的需要,乡农技人员会直接入户给予农户零距离培训指导。今年以来,罗集乡先后举办全乡范围的农技培训2次,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培训20余场次,培训人数达500余人,印发培训资料800多份。(石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