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流波䃥镇:以党建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金寨县流波䃥镇黄畈村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建设“和美乡村”这个主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筑牢组织建设根基、闯出产业发展路子、焕发乡风文明活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组织赋能强堡垒,“起笔”绘“主色”
黄畈村坚持把素质好、群众口碑好、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群众吸纳进村“两委”班子,该村“两委”班子换届后平均年龄35岁,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达100%,培养后备力量1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助力。不断加强党员管理和教育,强化党员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全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工作,扎实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自治新举措,成立村民代表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规范村规民约,表彰文明家庭,强化法治保障,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用好“监督一点通”平台,使人民群众由“被动治理”变为“人人参与”。
产业多元促发展,“运笔”展“特色”
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整合全村土地资源,流转村民土地到村集体合作社并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种植小香薯35亩,油菜100余亩,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附近群众增收致富。树立“发展产业、带动就业”的发展理念,利用村域内现有毛竹园12950余亩,通过政府建厂房,企业“拎包入住”的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与群众收入的方式,解决群众毛竹销售难、就近就业难的问题。目前有3家毛竹产业“入住”,为黄畈村每年增收3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解决周边80余名农户就业问题。
乡风文明强精神,“收笔”亮“成色”
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改厕300余户,打造30户集中连片的户改厕示范片,建有4个标准公共厕所,中心村庄设有2个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群众满意度达100%。2023年黄畈村横山组荣获县“十佳美丽宜居自然村庄”,1户被评选为县级“美丽庭院示范户”。
通过“红黑榜”评选制度,积极召开屋场会、乡风文明评比会进行文明家庭、最美庭院、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多种形式的文明评议活动,弘扬先进典型,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落地见效。截至目前,黄畈村涌现出“安徽省劳动模范”提名1人,六安市第二季度“六安好人”1人,县“五好家庭”1户。(吴银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