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金寨县斑竹园镇:汇聚“五种力量” 助力文明实践

编辑:吕梁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56 次 发布时间:2024-05-16 14:35:28 【字体: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这是时代所需,也是群众所盼。红色小镇金寨县斑竹园着眼于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全面用好领导推动力、党建引领力、专业支持力、社会参与力、群众凝聚力“五种力量”,从群众需求出发,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发力,构建起区域统筹、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小镇样本。

  汇聚领导推动力,实现一体推进。斑竹园镇坚持主要领导对文明实践工作牵头把关,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资源整合,有效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斑竹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村实践站全部由党组织书记担任所长、站长,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牵头总抓,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及所、站管理员,确保有人干事、常态推进。推动资源优化,加强与各级部门对接,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文明实践工作做真、做实。

  汇聚党建引领力,突出平台融合。斑竹园镇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党建+文明实践”创新模式,推行“党员说事”品牌建设,以基层党建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同频共振、落地见效。推动镇内多家事业单位党建阵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组织阵地与实践所、站协调联动,推动图书阅览室、理论宣讲室、健身活动室等共建共享,发挥“1+1>2”效应,构建全域覆盖、出户可及,常态开放、便利群众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引领力量聚合,充分发挥党员队伍在文明实践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10支,广泛开展理论宣讲、爱心帮困、文明劝导等重点工作,真正让每名党员“发光发热”。

  汇聚专业支持力,塑造专业品牌。按照“区域统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原则,动员集镇各企业单位参与文明实践,提升文明实践的专业化水平,动员镇内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300余名党员、志愿者走进实践站开展活动,打造的“花甲理发”“斑斓星期五”等志愿项目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专业服务,受到群众欢迎。孵化专业实践站组织,以“汇聚公益力量、促进协商自治、助力社会治理”为目标,在10个行政村全部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孵化基地,先后孵化文化体育、教育科普、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队伍,提供常态服务。发挥团队优势,对各村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退休人员、老乡贤进行排查摸底,按照各自特长、兴趣组建志愿服务队,其中“思帝乡锣鼓”“桂花香”文化服务队深受群众一致好评。

  汇聚社会参与力,激发志愿活力。红源村创新打造“斑斓星期五”志愿服务队,吸引镇内热心公益事业的老教师、退休干部、宝妈等积极参与,通过“党建引领+群众互助”模式汇聚爱心资源,通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和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党员等先进典型提供爱心服务。每年年底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奖励,服务群众达20000余人次。

  汇聚群众凝聚力,共绘文明蓝图。斑竹园镇坚持把发动群众作为推动文明实践的主引擎和原动力,凝聚起文明实践的强大合力。组建队伍筑同心,依托实践所、站等阵地,招募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卫生健康、医疗应急、移风易俗、法律服务等“1+6+N”志愿服务队18支,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全镇注册志愿者3800余人,文明实践力量不断壮大。丰富活动聚民心,努力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上发挥更大作用,常态化组织理论宣讲,开展“我们的节日”、群众性文化活动等300余场次。将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融入其中,引导群众增强主角意识,积极支持和配合全县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精准服务暖人心,坚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线上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系统”进行需求征集、项目发布、活动签到等管理,让百姓“点单”、实践所“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一键完成,实现文明实践的“私人定制”;线下组织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与群众结成对子,认领群众“心愿”,为群众提供“到家”的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小困难、实现小心愿,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强化激励树恒心,创新志愿服务回馈机制,实行振风超市、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持续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增加志愿者粘性。同时,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道、好婆媳、道德模范等“四好榜样”评选表彰,通过赋予精神鼓励、给予物质奖励等,激励群众的参与热情,巩固新时代文明实践德化人心的作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柯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