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斑竹园镇:将事办“实” 将心捂“暖”
金寨县斑竹园镇地处鄂皖两省交界,这里是安徽省省级特色小镇“大别山红色小镇”,也是安徽境内第一支红军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2师的诞生地,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时刻关注民生痛点难点,用一身火热的“志愿红”点亮了困难群众的小小微心愿。
“红色讲解员”讲好红色故事。“ 1929年5月9日,参加立夏节起义的各路部队,会师在朱氏祠门前的竹根河滩上……”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32师成立旧址朱氏祠门前,讲解员柯静正为群众讲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说起这支讲解员队伍的成立,还是源于一位老民师的心愿。“以前很多人大老远跑到这里参观,走马观花转转就离开了,感觉十分可惜。”78岁的金平安是家住斑竹园集镇的一位老教师,平时关心红色文化传承的他在意见征集中提出了建设讲解员队伍的建议。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义务讲解需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原有解说员的传帮带作用,从志愿者中招募了几名新同志,组建起“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开始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在朱氏祠、“红印·斑竹园”展馆、立夏节起义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义务讲解。
“温馨小布坊”情暖老人心房。在斑竹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地下室,有个远近闻名的“温馨小布坊”,经常有一群手拿针线、脚踩缝纫机的志愿者阿姨在这里忙碌。“这些热心志愿者不管刮风下雨,每周都坚持为老人们免费缝补衣裳,做手工鞋,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红源村居民杨阿姨感慨地说。在2019年重阳节那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去镇康养中心走访慰问,正好碰上几名从外地归来的儿女给家中老人送衣服鞋子。在斑竹园地区,群众有给家人做衣服,织毛线鞋的传统。一时间,几位五保老人沉默了,他们羡慕的眼光刺痛了志愿者的心。回去之后几个人一商议,决定发动有技艺的志愿者,为镇上的孤寡老人免费缝制衣裳,做手工鞋。说干就干,志愿服务中心提供场地设备,肖桂梅阿姨拿来鞋底、毛线、剪刀,开服装店的罗志凤大姐准备了布条、针线,志愿者金芬购买了机油、线团等。“温馨小布坊”成立三年多时间,“温馨小布坊”累计送出手工鞋3900双、各类衣物4200余件,让全镇10个村的每名孤寡老人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爱心早餐”温暖一座小镇。天刚蒙蒙亮,位于集镇菜市场旁的一家早餐店早已坐得满满当当,金黄的油饼、雪白的米粥、新鲜出笼的包子……琳琅满目的早点在热腾腾的白雾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几位身穿制服的环卫工人正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放的早餐券享用“爱心早餐”。“我们搞环卫的上工时间各不相同,班次早的6点就要开始工作。自从有了‘爱心早餐店’,真是方便了许多!”环卫工彭明秀笑着说。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队了解到镇上的环卫工因为工作繁忙很难正常吃上早餐,于是与镇文明办、城管分局共同发起了为环卫工人提供“爱心早餐”的倡议。目前全镇已有5家早餐店相继加入,采取一周内每家固定负责一天的方式,给镇上的环卫工人轮流提供免费早餐,为环境美容师们带来每天的第一份温暖。
斑竹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以来,按照“群众吹哨、马上跑到”的要求,实行“四单”服务的点单模式,聚焦群众痛点难点,遍揽有真情、有技能、有担当的志愿者367人,组建志愿服务队10支,在全镇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精准开展一对一服务,受到群众普遍点赞,为斑竹园镇精神文明建设汇聚起了强大的志愿力量。(柯静 肖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