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开发区:“发五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金寨经济开发区坚持“双招双引”第一要务,统筹推进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提质增效等重点工作,奋勇争先,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力抓双招双引。召开“双招双引”出征誓师大会,分析新形势,优化工作思路,抽调36名优秀干部到“招商一线”工作,成立10个县驻外招商局,分别主攻四大主导产业招商工作。成立15个招商纵队,由各牵头领导任纵队长,所联系或分管的县直单位和乡镇为成员单位,主攻10亿元以上大项目招引工作。2023年签约项目77个,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43个。
强力抓项目建设。印发实施方案,统一土地摘牌、规划设计及审批等节点办理时限,实现项目开工时间制度化。强化问题导向,协助办理证照、立项、环评、安评等前期手续,推动尽早开工。强化联系包保,定期开展现场调度,及时收集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诉求。2023年开工项目51个,投产项目3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提前谋划节后复工复产工作,做实安全培训、现场指导和备案登记。截至2月20日开发区在建项目复工20个,复工率57%,投产企业复工335家。
倾力抓营商环境。科学划分网格,充分吸纳15个部门力量共同参与营商环境网格治理,在全县营商环境擂台赛考评中,开发区在三季度、四季度中位列第一位次,为金寨县荣获“全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奠定基础。落实干部包联责任,常态化走访企业,助企纾困解难。常态化开展招工服务,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库,安排专人负责,摸排开发区企业用工需求情况,按月动态更新。2024年2月18日至20日在开发区新艺广场举办2024年“春风行动”新春招聘会,并开展网络招聘,组织51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2358个岗位,已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175人。竭力做好劳动保障,畅通线上线下欠薪维权诉求反映渠道,专人负责,接诉即办。联合执法,排查欠薪隐患,注重源头治理,化解欠薪纠纷,引导企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45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推动惠企政策申报、审核和资金兑付“一站式办理”,2023年纳入“免申即享”平台审核兑现资金63笔1.47亿元。优化“链式微循环贷”实施细则,创新“专信贷”“助企租”等金融服务产品,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对接办理“园区贷”、四方协议贷、专信贷、动产抵押贷、科担贷、助企租等,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召开“北交所”资本市场培训会,目前后备企业库共有15家拟上市企业,安徽美自然环境科技公司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争取年内在港股上市,有望成为金寨县第一家本地上市企业。
大力抓提质增效。强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实施梯队培育,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实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双突破,成功申报一区一业一样板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强化数字化平台支撑,开展雅迪、赛拉弗、春兴等11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和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持续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清理整治,建立低效用地企业整治台账,推行“一企一策”,已完成红土地、鸿阳新能源等12个项目整治任务,实施并完成金梧桐暨政府管理低效闲置厂房清理工作。深入实施“标准地”改革,将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承诺履约事项与企业优惠政策兑现挂钩。在全省96个省级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较2022年度提升17个位次。
合力抓争先进位。开发区以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工业发展绩效评价为指挥棒,统筹推进开发区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工委管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三项考核工作领导组,负责三项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细化目标分解,将三项考核共48项二类指标逐项分解到责任单位、责任人,拧紧责任链条,层层传达压力。注重调度分析,组织召开季度指标分析调度会,12个县直相关部门、8个开发区二级机构季度座谈,逐项分析48项二类指标完成情况,推动短板指标加快补齐、优势指标稳定发力。加强跟踪督导,将责任单位二级指标落实完成情况纳入部门年度综合考评,对工作开展不及时、完成质量不高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倒逼责任落实。(李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