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节后综合征”医生开“收心处方”
春节期间,市民杨女士先回老家走亲访友,然后又出门旅行,正月初八晚上才匆忙到家。隔天上班,感觉全身酸痛、乏力,提不起精神,眼看手头积压的工作没有进展,让她焦虑不安。
睡眠节律紊乱、轻微焦虑、腰痛……春节长假结束,不少“上班族”都和杨女士一样,出现了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这可能是‘节后综合征’在作祟。”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七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王昆在接受采访时提醒道。
“‘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泛指人们由长假的放松状态突然转入工作的紧张状态时,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进而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反应,像是感觉疲倦、提不起精神,焦虑、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上班和学习效率下降等。”王昆表示,现代人日常处于紧张、快速、高压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中,难免会在长假“过度安排”“彻底放松”,所以当假期结束的时候,心理上就会产生巨大落差。再加上一部分人假期的生活状态相对于平时有很大不同,从作息不规律、吃喝玩乐一下子回到井然有序的工作里,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针对“节后综合征”的种种情况,该如何调整节奏,快速恢复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反应,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感受,所以不用太过担心。”王昆建议,节后的生活与工作节奏要循序渐进,让身心有适应过程,尽量避免立即进入任务重、时间紧的工作状态。要调整生物钟,把作息时间调整到上班模式,保证每天8小时充足的睡眠。可以适当做一些身体锻炼,提振精神,还有助于睡眠。另外,经过过年期间的大快朵颐,不少人往往会出现体重增加、消化不良、胃肠不适等情况,不妨清淡饮食,多吃粗纤维和绿色蔬菜,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胃肠道恢复健康。采访中,王昆也特别提醒大家,“如果失眠、焦虑等状况连续超过一周,就需要寻求专业医生帮助。”(记者 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