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斑竹园镇:文明实践 让“及时雨”下到群众心坎上
有红白喜事上门,有急难愁盼上门,有矛盾纠纷上门,有空巢老人上门……如今在金寨县斑竹园镇,哪里有需求,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到哪里去,将一桩桩、一件件大事小事、急事难事办实办好。
“镇里的志愿者常来嘘寒问暖,我有个头痛脑热的,他们都上门照料。”金寨县斑竹园镇富园小区居民吴继云说。她患过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丈夫没有正式工作,正是热心的志愿者关心照顾,让她全家人有了生活的信心。“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我也加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平时有空就为集镇上的困难群众做做鞋子,缝补衣裳。”吴继云说。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主体是群众,服务对象是群众,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斑竹园镇紧紧抓住群众“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两个痛点,将党员、干部、社会贤能、模范典型、社团骨干等多种力量充实到文明实践队伍中来,通过为群众提供“十个上门”服务,拓展文明实践的广度,提升文明实践活动的温度。
“文明实践要走进群众心里,必须要到田间地头,到居民院落,到园区工厂,体察民情,反映民声,做到民呼我应。”志愿者说。斑竹园镇斑竹园村的漆学成因与邻里有山场土地纠纷成为“缠访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金平安在一次上门劝和时,发现墙上挂着一把落满灰尘的二胡,进一步了解得知,漆学成不但会拉二胡,还会唱黄梅戏,且有自编自唱的才艺,于是,金平安联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为他办理了民间曲艺家协会的入会手续,并邀请他参加镇村文艺演出。从此,漆学成变得开朗起来了,后经多次调解,他和邻居握手言和。现在,他成为斑竹园镇的文艺骨干,经常自编自唱曲艺节目到各村巡回演出。
斑竹园镇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平台,广泛征集群众服务需求及各类信息,形成“文明实践清单”和“信息数据库”,实时呈现各类信息,互动传播志愿活动,实现服务资源从“小综合”向“大综合”转变。斑竹园镇整合现有基层党建、理论宣讲、文化科技、教育体育、普法宣传、社会公益等阵地,培育了10支志愿服务队伍及8个志愿服务项目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实现“群众吹哨,志愿者报到”,让党的志愿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斑竹园镇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让广泛深入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给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付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