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单位一把手访谈 今年怎么干】聚焦关键小事 办好民生大事
——访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朱健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刚刚过去的2023年,全市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扎实做好社会建设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书写了一份收获满满的民生答卷。
“2024年,全市民政系统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拉高标杆,做到‘四个聚焦’,努力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
聚焦兜底保障,用行动温暖民心。去年,全市民政系统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保障低保、特困人员24.9万人投入资金19.8亿元,保障人数分别占全省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六分之一。今年,全市民政系统将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及时准确了解困难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把各项救助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提升社会救助及时性、精准性,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织密扎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让救助效果成色更足、更有温度。
聚焦为老服务,绘就幸福晚景。去年,全市积极发展养老服务,建成养老机构278所,老年食堂(助餐点)总数达745家,老年助餐服务知晓率和满意度均居全省第5位。今年将继续构建机构、社区、居家协调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赋能发展养老事业,做好社区嵌入式养老、老年助餐、适老化改造等民生实事。同时全力融沪入长,打造养老旅居、生态康养等融合发展的养老项目,推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聚焦弱势群体,筑牢暖心保障。去年,我市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助学金3996万元,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今年将在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的同时,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水平,切实让他们沐浴在社会保障的“暖阳”里。同时,还将加强与上海慈善基金项目链接,坚持“项目化”,推动“品牌化”,不断提升社会福利保障水平。
聚焦民政安全管理,筑牢底线生命线。健全民政领域安全管理四级联查联检工作机制,强化风险的排查防控,坚决守牢民政部门安全发展的底线。(记者 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