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干部沉下去 民意带上来
——金寨县“一线访民情 暖心办实事”活动全面铺开
“吕老,我来帮您办理社区高龄补贴啦!”像往常一样,金寨县梅山镇江店社区的社区工作者张家芝又来到居民吕能平家,细心地了解吕能平的生活状况,帮助他跑腿办事。“需要您把本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和社保卡复印件交给我,我去给您申报,下个月您就可以领取这个补贴了。”
已有80岁高龄的吕能平听着张家芝的介绍,眼中流露出了一丝感激之情。子女在外务工,自己腿脚行动很不方便,平日里的大事小事,基本上都是社区干部帮忙跑腿代办,就连午饭也都是社区工作者“送货上门”。“在社区工作者的关心与帮助下,真是为我省下了不少‘烦心事’,让我们很安心,也让我的子女们更放心。”吕能平开心地说道。“有困难,找干部”,已经成为当地小区居民的一句“口头禅”。
高龄老人吕能平的暖心服务并非个例,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一线访民情 暖心办实事”活动正在金寨县全面铺开,全县2.86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正值深冬,金寨县白塔畈镇大岗村的温室大棚里,尽是忙碌的身影,新鲜的果蔬在寒冷的冬季再次迎来了丰收。
“通过前期建立的联农带农机制,让经营主体与农户走向了‘双赢’,也走向了共同富裕。”看着农户一片繁忙的景象,白塔畈镇大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詹寿先笑容满面。
蔬菜产业是白塔畈镇的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吸引了一批县内外蔬菜生产龙头企业来镇投资蔬菜生产。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部分蔬菜生产经营主体想联合周边农户共同发展蔬菜生产,但不少群众觉得风险大,缺少技术支持,积极性不高。
主题教育开展期间,白塔畈镇大岗村包村镇干在走访中了解到此类问题,在收集群众意见后,主动联系大岗村党支部书记、经营主体代表以及周边农户代表召开“板凳会”进行座谈。通过面对面交流沟通、点对点解答疑问,很快形成了由经营主体提供市场和技术,农户提供劳力,并签订合作协议保障农户增收的联农带农机制。2023年,该项机制共带动100余名农户人均增收1万余元,也为大岗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吸引20余名农户返乡,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除此之外,该县深入实施社区党建“红色睦邻”工程,高标准推进“一社区五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先后建成校外儿童之家34个、小区文化驿站42个、暖蜂驿站8个,完善服务场所点位,打通联系服务社区居民的“最后一米”,满足了居民多元化需求。
采取“公建民营”运营模式,高标准建设“康养食堂”,为居民提供质优价廉餐食服务,6个“康养食堂”每日就餐2000余人次,10个助餐点每日为行动不便老人免费送餐800余趟次,较好解决居民及空巢老人日常就餐难题。
建立社区服务三级“吹哨报到”机制,将县直系统联合党委与社区、县直单位党组织与小区、机关在职党员与楼栋进行“一对一”结对,通过“双向对接、三级吹哨、清单管理”,着力解决社区治理难题,提高问题帮办质效。分6批公开招聘211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统一整编机关党员干部、物业工作人员、社会爱心人士组建132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开展微团队、微积分、微心愿、微实事、微协商等“五微”志愿服务,真正实现了“居民动嘴、志愿者跑腿”。主题教育以来,共为小区居民办好实事800余件。
通过干部沉下去、民意带上来,干群一条心,金寨县及时有效地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领域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新气象。(詹政委 记者 崔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