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斑竹园镇:“三举措”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金寨县斑竹园镇斑竹园村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上持续发力,深度挖掘“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潜力,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村容村貌优化提升工程,精准勾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施工图”,以“环境美”赋能“乡村兴”。
“环境整治”添秀景,着力在“一村一品”上下真功。斑竹园村以乡村振兴为引领,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建设美丽宜居环境为导向,在常态化、长效化“整治”上下功夫,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清洁行动。以“网格化”管理模式为基础,按照“分片区、分路段、分河渠”包保责任制,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领头雁”作用,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分工职责,落实村干部包组、村民组长包片、公益岗位包段、农户包房前屋后责任机制。围绕“五清一改”重点工作,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聚焦村容村貌、省道干线、村组道路、沟塘堰渠、农户庭院等重点区域,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清洁行动全覆盖,重点清理沟塘堰渠垃圾、道路清沟除草、畜禽粪污、枯枝落叶、残垣断壁、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乱搭乱建、道路沿途废旧广告等,确保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立竿见影。
“微景小品”提亮点,着力在“一村一景”上求创新。斑竹园村将“微景小品”作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亮点工程,以沙堰河“幸福河湖”生态公园为主轴,统筹推进方榜宜居乡村微景小品亮点工程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宜居、宜游、宜养新高地。斑竹园村坚持“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思路,变荒地为景点、变闲置物品为景观,在村庄原有布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对村庄闲置空间整体规划,创新推进“微景小品”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工匠精神,利用鹅卵石、废砖、旧瓦、竹木、轮胎等废弃材料,打造形状各异、造型别致的围墙、花坛、栅栏、木亭、步道等景观元素,把废旧之物变身为一道道“乡土气息浓郁”的风景线,实现入村见绿、进村有景。如今,走进方榜美丽宜居村庄,废旧青砖建造的围墙,残砖竹木编制的篱笆,鹅卵石铺就的步道,展示了农村绿色环保的乡韵风情,为宜居乡村赋予了新的活力。
“彩色墙绘”绘新风,着力在“一村一韵”上补短板。斑竹园村以改善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对乡村墙面进行规划布局设计,并融入创意文化色彩元素,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打造标新立异、内涵丰富的特色文化墙。同时,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及乡土人文气息,将乡村振兴方针、公共道德、礼仪知识、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墙中,并巧妙运用形态各异木块、线条等装饰点缀衬托,使原本一尘不染的墙面在巧妙的布局设计中熠熠生辉,焕发出新的“活”力。一墙一风景,一墙一特色,文化墙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也成了农村文化建设、宣传文明乡风的主阵地,如今,走进斑竹园村邢湾中心村庄,创意丰富、颇具特色的文化墙,成为人们放慢脚步慢慢欣赏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