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金寨县斑竹园镇:文明实践促打造乡村振兴“大舞台”

编辑:吕梁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59 次 发布时间:2024-01-04 09:09:58 【字体:

  近年来,金寨县斑竹园镇按照上级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聚焦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成群众之家。

  贴近群众,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坚持“群众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覆盖到哪里”的原则,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群众的需求“挂钩”,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新需求、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引导群众、宣传动员群众,不断拓展和丰富载体,持续组织开展好送理论、送技术、送服务等活动,切实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依托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红色教育基地、文化礼堂、道德讲堂、学校、文化广场等面向群众、联系群众、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活动场所,将其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打造理论宣讲“大阵地”、传播先进文化“大舞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大平台”、乡风文明“大讲堂”,配套完善活动设施,形成固定的活动场所,综合利用,突出文明实践功能。

  方便群众,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化。志愿服务项目化是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斑竹园镇着力打造一批突出亮点特色、具有示范效应、产生广泛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一是“花甲理发”。该项目是斑竹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最早成立的志愿项目之一,由志愿者漆小枝、徐琴牵头组织成立,现有成员5人,每月为镇、村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行动不便老人以及孤寡老人免费上门理发。截至目前,服务群众23000余人,志愿时长共计32500余小时。耐心细致的服务,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2019年度荣获六安市“十佳优秀”志愿项目称号。二是“爱心早餐”。环卫工人是城镇的“美容师”,每天起早贪黑不停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为大街小巷“洗脸”“上妆”。为了激励环卫工人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和光荣感,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系镇内6家早餐店为环卫工人提供“爱心早餐”。早餐店每天都有不同的安排,有蛋炒饭、包子、油条、牛奶、豆浆和鸡蛋等。每天镇区的环卫工人们共聚用餐,边吃着可口的饭菜,边絮叨着劳动的成果,欢声笑语中,共同分享着党委政府的温暖和从事环卫工作的荣誉感。三是“温馨小布坊”。2020年,斑竹园镇在原有的“四单”志愿服务项目上进行升级,成立了“温馨小布坊”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每周固定时间到志愿服务中心为孤寡老人、行动不便老人义务做鞋,为所有镇内群众免费缝补衣物,以小事见大爱。截至目前,共计做出手工棉鞋3900双。先后帮助镇内群众缝补破损衣物共计1900余件。2020年7月“温馨小布坊”被六安市评为2020年第二季度“优秀志愿服务典型项目”。四是“斑斓星期五”。“斑斓星期五”志愿服务项目,每周利用周五的时间对集镇的一些主要道路,以及楼道、背街小巷、河道沟渠等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直面群众开展党的政策、森林防火、光盘行动、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宣传活动。“斑斓星期五”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让镇内居民感受到清洁的环境与大家的参与是分不开的,不但美化了卫生环境,而且还增强了镇内居民爱护环境意识。真正做到了由口号变为行动,并逐渐成为每个居民日常生活的规范和习惯。11月份,“斑斓星期五”志愿服务项目参加全市志愿服务项目竞赛荣获“六安市优秀志愿项目三等奖”。

  服务群众,提升志愿服务常态化。志愿服务的核心是志愿者,服务对象是广大群众,群众需求是文明实践的指挥棒。斑竹园镇按照“人岗匹配”的原则,招揽有爱心、有技能、有担当的志愿者1267人,组建10支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培训互动、交流学习等方式不断强化志愿服务队伍的组织引导,提升服务人员的能力水平。坚持深化扩大志愿服务项目库建设,在项目策划上再优化、再梳理,切实提供可操作、能开展、多样化的服务项目。细化群众“点单”服务,不断加强文明实践中心精准“派单”,提高文明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更好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得人心,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好政策。

  下一步,斑竹园镇将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工作新模式,使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传播好声音、弘扬主旋律、凝聚干群心的主阵地,通过开展贴近群众生活、展现文明新风的各类活动,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展开,促进人居环境美、乡风民风美、文化生活美,培育农村文明风尚。(柯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