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梅山镇:“三举措”推进移风易俗的实践与思考
金寨县梅山镇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尚,进一步完善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机制,推动村规民约真落地、见实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深化拓展主题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创建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带头看齐作用,多措并举推动全镇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文明积分推进移风易俗。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对移风易俗积分制进行宣讲和解读,将积分作为文明标兵、优秀志愿者、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推荐评比依据,助力推进移风易俗。同时,向村民讲解如何获得文明积分以及多少积分可以兑换什么商品,仔细介绍每一条评定标准和具体内容,让村民了解日常的文明举动都可以转化为文明积分。让村民从移风易俗的“旁观者”变身“参与者”,推进移风易俗、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工作落实落细。“通过积分制,村里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我们村的风气也越来越好了,我觉得积分制挺好”。清水村村民陈大爷开心地说。
建强队伍助力移风易俗。梅山镇把深化移风易俗宣传宣讲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必修课”,积极培育宣讲力量,不断强化移风易俗队伍建设,积极吸纳农村热衷于宣讲的文明实践员、本地乡贤、红白理事会成员以及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基层宣讲力量,组建移风易俗快板宣传队等宣讲队伍,走村入户宣讲移风易俗,推进移风易俗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今年,全镇70余支“移风易俗”宣讲志愿服务队,用通俗易懂、接地气、有温度的语言,引导群众抵制封建迷信、婚丧陋习、铺张浪费等不良习气,大力培育文明新风,让移风易俗理念植根乡土、浸润民心。
村民自治抓实移风易俗。激活老干部、老乡贤、老教师、老党员老模范“五老”资源,推选本村“有威望、接地气、能带头、起作用”的村民,联合村委干部成立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性组织。按照“因地制宜、立足实际”的原则,进一步修订完善婚丧嫁娶事宜村规民约,健全“一约四会”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及办事流程,并全部完成上墙,确保群众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在各村设立移风易俗事务公示栏,开展移风易俗红黑榜评比、公示,褒奖孝老爱亲、爱护环境卫生、热爱公益等好人好事,同时检举乱倒垃圾、违反村规民约等不文明现象,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以“榜”塑人心、立规矩、促善治,让小小公示栏成为全村移风易俗的风向标。
秉持“群众在哪里,移风易俗宣传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理念,梅山镇积极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发布仪式”“发现身边好人”“积分排名兑换大奖”等一系列活动,向群众积极宣传文明新风,营造浓厚移风易俗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推进移风易俗宣传深入人心,让移风易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傅婷婷)